第十九章 遼地開始的變化-《大燕公子》
第(1/3)頁
來到這個世界,姬康認為現有遼地乃至燕國的經濟模式,根本上還是采用的小農自由經濟發展模式,生產能力極其低下。
以姬康前世的所知的知識,這樣的經濟模式必須改變,那就是以政府為主體,各級郡縣官府必須在君侯府強有力領導下,團結在君侯府的周圍,通過官府的指引以及大規模的組織等手段來發展生產,提升經濟。
武成王七年三月,遼地兩郡正是農耕春播時間,整個遼地一片欣欣向榮。
但許多百姓都明顯地感覺到遼地改變了許多,而自己也忙碌了許多。
沒想到官府能把匪幫一掃而空,讓世世代代都受匪患禍害的遼地百姓,感到如做夢一般,再也沒人叫他們交保護費了,大媳婦小姑娘也敢公開上街,田地耕作了。
而在遼地的流民,現在官府主動給他們登籍造冊,安置房屋,分發土地。
而山區偏遠的諸多胡人部落,看到這次官府所派來的人,不是象往年那樣驅趕他們。而是給他們登籍入冊,將他們變成燕國的正式民眾,并劃分村落,分配土地。會種地的官府給他們曲轅犁,不會種地的,則讓他們繼續放牧,并收購沒人要的羊毛,而且價格給的不錯。
以前被官府勞役,需自己帶衣食,官府分文不給。現在不了,現在從事的勞役,官府給你發放錢財。出力多的干的好的,就拿的錢多。而且百姓們也都知道,這個修的路,開的渠其實都是對他們自己有好處的。
隨姬康一起遷移來遼的李勇,被安置到了遼西郡樂亭縣的一個村落——新莊。隨著李勇安置的還有一千多人,二百來戶。
來這里后,看著自家獨立的院落,雖然陳舊但明顯被整修過房屋、圍墻。一家人就熱淚盈眶,這就是自己今后的家了。
樂亭縣官府,按遼城君姬康親自制定的《流民安置條例規定》,給每戶流民家除必要的農具外。還必須發放,今年到秋收前所必需的糧食、農耕的種子、以及隨后的曲轅犁,更分配給流民按人口每人二十畝的荒地。
李勇一家一下子就得到了一百畝的荒地。看著自己的田地,雖然覆蓋大雪,但一家人都充滿了干勁。等二月大雪剛化,一家人就起早摸黑,開墾耕作起來。
而像李勇一家這樣的農戶,在今年的遼地兩郡比比皆是。
襄平城,君侯府秘書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阳东县|
余姚市|
泰和县|
靖边县|
平陆县|
贵港市|
万州区|
西乡县|
高阳县|
忻州市|
武功县|
响水县|
郓城县|
如东县|
怀柔区|
广河县|
昌吉市|
彝良县|
荔浦县|
闵行区|
广灵县|
什邡市|
宝应县|
怀仁县|
满洲里市|
玛曲县|
弋阳县|
康保县|
会昌县|
泾川县|
青州市|
稻城县|
长汀县|
汕头市|
河曲县|
蒙城县|
隆化县|
滨州市|
蕉岭县|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