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沸騰(上)-《大燕公子》
第(1/3)頁
三月十八日,下都武陽城,天氣晴朗。
自前兩日,燕國正式開始攻伐以后,大軍的調動不再隱秘。
燕國的下都武陽(今河北易縣南高陌鄉),是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時期所建。
下都武陽城,城池的建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近九公里,南北寬約六公里多。
并且從薊都的燕河到下都武陽的易河之間,修有一條寬大的運河,便于運送大軍、糧草、軍資等。這條運河直接穿過下都城武陽的城內,把武陽城分為東、西兩城。
城內的宮殿、軍工手工作坊等等,一應俱全。
武陽城修建好后,猶如一頭昂首挺胸的雄獅,傲然屹立在易水北岸,睥睨中原。
其規模之大,建筑之雄偉,風格之古樸,堪稱中原各國最大的城池。
在這個時代,武陽城有“天下第一城”之美譽。
就是秦都咸陽、齊都臨淄、趙都邯鄲、魏都大梁、韓都新鄭,楚都郢邑,沒有一座城池的規模,比得上燕國下都武陽城的。
現在的燕國都城薊都城,這幾年內,姬康也做了許多的建設。
但建筑規模,也遠遠不如下都武陽。
燕國的下都武陽,西依太行山,南臨易水、燕國南長城,東部迤連于燕國的平原。地勢險要,居高臨下,交通水運便利,攻防皆易。
在姬康為太子時,視察武陽郡時,看到這座規模宏大的城池,眼淚都快掉出來了。
真不知道這座城池,在前世的歷史中,為何被大哥姬喜換給了趙國?
這能換么!這換的不是一座城池!這換的是燕國的國運呀!
下都武陽,在姬康太祖父燕昭王時期,在修建初期,就定為該城是做為南下攻伐齊、趙兩國,乃至中原的重要戰略支點。
從遼地乃至薊都等地,運送到燕軍前陣的糧草、軍資等,大都先從運河運送到下都,囤積到武陽城。然后,再從武陽城運送到前線。
城內與城外,每天都可以看到大批的軍士,以及運送糧草、軍資的車輛,源源不斷地向河間郡南下而去。
在城內的一座酒樓上,姬康的大哥公子喜,帶著幾個門客,看著樓下一列列盔甲鮮明的大軍,正秩序井然的從樓下的街道處經過。
許久后,姬喜不由長嘆一聲道:
“康弟開始征伐中原了!真是讓人興奮又擔憂呀!”
姬康身后的一個門客,上前對姬康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遂宁市|
泰和县|
阆中市|
嘉鱼县|
象州县|
南漳县|
昭平县|
南漳县|
吉林省|
定兴县|
延庆县|
会泽县|
灵宝市|
元阳县|
淮安市|
元谋县|
长治县|
吉安县|
永顺县|
唐山市|
丰城市|
和平县|
武威市|
辽阳县|
花垣县|
崇信县|
沽源县|
塔城市|
天祝|
若羌县|
双鸭山市|
新密市|
隆林|
灵台县|
马关县|
武隆县|
丘北县|
长沙县|
竹山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