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堯然然的強烈要求下,堯甜甜今天特意梳了個淡雅的底盤發(fā),略施薄妝。 此時她站在暗紅色的桌椅間,在梅子青旗袍的襯托下素雅如空谷幽蘭,又如雨后清荷嬌艷脫俗。 江教授也看著她笑而不語,反倒是王館長哈哈大笑道:“恭喜甜甜,答對了,也得再恭喜一次江教授,果然名師出高徒啊!” 聽兩位專家的意思,這姑娘不但猜對了這方印章的來歷,而且還是江教授的學生和王館長的舊識,場間的人不由都露出一副難怪了的表情。 那些年輕男女們一開始看向堯甜甜時,基本都是在心里暗自夸贊其容貌氣質(zhì),此時卻也如同那些年長的藏友一樣,開始由衷贊服于她的學識。 做收藏的人,不敢說都博古通今,但至少得做到對歷史上的名人如數(shù)家珍。 然而邱陵道這個名字,在坐七八十人里,壓根就沒有幾個人聽說過。 這姑娘不但知道這么一個似乎并沒有存在過的人物,甚至還能把這兩件事情聯(lián)系在一起,足見學識之淵博。 而且她還師從江教授這位天都考古收藏界的名宿,假日時日,必然會成為古玩收藏界的一顆耀眼明星。 眾人心中這樣想著,很多人就生出了結交她的心思。 不過堯甜甜就不是那種會理會別人眼光的性情,她就跟平時在學校一眼,回答完教授的問題后就自顧自坐下了。 倒是博越在與有榮焉的同時,又感覺有些慚愧。 明明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他卻也在不認識邱道陵的那些人行列內(nèi)。 堯甜甜坐下后,江教授開始繼續(xù)道:“堯甜甜同學說的對,這人就是邱道陵。” “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但是他的爺爺,在座的人十有八九估計都知道,就是那個年輕時候和明太祖一起放牛,經(jīng)常護著他不被欺負的邱二蛋。” 聽江教授這么一說,在場諸人無不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時人常說,一個人成功以后,那些曾經(jīng)見過他最狼狽模樣的人一定是最早被他疏遠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