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本王有幾句話要提前告訴你!” 郭子軒聽著朱皓的話,以為朱皓服軟了,當即臉上便又了得意之色道: “怎么信王殿下,您金口玉言,怎么還想反悔不成!” 其實對于郭子軒來說,他對于誰去搬救兵這個事,并不在意,而且他相信朱皓也不會半路逃跑。 他之所以如此懟朱皓,是因為當初朱皓當著眾人的面,打了他那三十軍棍。 這三十軍棍雖然不是很重,但是這讓郭子軒覺得很沒有面子,這就讓他對朱皓一直心中有怨氣。 今天朱皓搬救兵這個事情,不過是郭子軒找茬的由頭而已。 朱皓心中想著的是,不能讓郭子軒這個棒槌壞了事,因此他并沒有,因為郭子軒的語氣帶著嘲諷,而暴跳如雷,反而是一臉平靜地說道: “本王曾經三次上書朝廷,請求陛下派兵來馳援山海關,皆石沉大海!” “這三次其中的兩次,本王上的還是秘折!” “如此詭異的情況,如果平南侯你認為你能夠解決,那么你就簽下這軍令狀!” “否則立刻給本王道歉,下去領三十軍棍!” “本王就在看在老相爺的份上,再寬松你一次!” “本王再最后勸你一句,想好了再簽,你要為自己的生命,還有城中這些兄弟們的性命負責!” 郭子軒雖然沖動無腦,但是他并不是沒有見識,他從小生活在相府之中,自然知道王爺的秘折石沉大海到底有多嚴重。 這種情況的發生,一種是因為皇帝不想搭理這個王爺所奏請的事情,另一種是中間有人攔阻了這道秘折。 郭子軒知道,這兩種情況都不是他能夠解決的。 如果是皇帝不同意他會京城之后,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無法說服皇帝。 如果是中途有人攔阻了,那他回去之后就更解決不了問題,敢攔阻朱皓這種親王的秘折的人,可見其勢力得有多大。 郭子軒雖然貴為平南侯,但是其在朝中是一點勢力也沒有,他不認為他有資格,去與那敢攔阻朱皓秘折的人掰手腕。 郭子軒想著這些,在看著面前的軍令狀,頓時額頭起了冷汗,其實如果光是為了賭氣,郭子軒可能真的就簽了這軍令狀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