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織田信長的話說完之后,德川家光的臉上逐漸浮現(xiàn)了死灰之色,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他一直極為信任的幕僚長,竟然是織田家族的人。 他不再言語,看向了刺入他身體的長刀,這把長刀末尾鐫刻的兩個字,成為了他最后的驚嘆之語,他用盡身體最后的力氣,聲音之中帶著驚恐的吼道: “這,這,這是村正刀,妖刀村正!” 這德川家光,最后之所以發(fā)出,如此驚恐的話語,是因為這村正刀,在德川家族統(tǒng)治時期,是禁刀,后世很多人都認為,妖刀村正,是一把刀,其實不然,妖刀村正,是一種刀,他有很多把。 這歸根于倭島,吸收了中土文化,很多大的匠師,習慣在島上,刻上自己的名號,而妖刀村正,便是其中之一。 而村正刀,之所以被稱作妖刀,就離不開德川家族,村正刀上,染過歷代德川家族,族長的血,很多都死在了村正刀下,因此被稱作妖刀。 其實這只能說明,村正刀在倭島,普及率比較高,其他的什么也說明不了,不過德川家族卻將這把刀,定義為妖刀,禁止生產(chǎn)。 剛剛德川家光的驚呼,其中也不乏,有對他的侍衛(wèi)長,手中持有禁刀的驚訝使然。 隨著德川家光的身死,織田信長,通過他之前的部署,稱德川家光被明軍派人暗殺,成功的接管了,城中德川家光的人馬。 這一次搶班奪權(quán)的政變,雖說沒有不流血,但也僅僅死了一個倒霉的德川家光。 在織田信長,接管了城中的兵馬后,他再次暗中派人,帶著德川家光的人頭,出城向明軍請降。 朱皓在軍中聽聞德川家光已經(jīng)死了,也是一驚,后來聽來人詳細介紹后,才知道那個被他扔進海中的山田信長,改名織田信長,政變殺死了德川家光。 朱皓對于德川家光,這個倭島的掌權(quán)人,竟然被身邊人殺死,既感覺其悲哀,也對其無能表示不屑。 隨后朱皓正是回復,織田信長的使者道: “一個背主犯上的卑鄙小人,本王不屑與之為伍!” 朱皓說罷,再次粗暴的將來人趕了出去,那來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朱皓會如此地不通情達理。 如果他要是知道,上次他的主子,親自來見朱皓,為德川家光乞降,而被朱皓扔進海中的下場,他絕對不會如此自告奮勇的,前往明軍大營。 隨著使者回到城中,告知了織田信長,朱皓的態(tài)度后,織田信長雙拳緊握,恨聲道: “這個該死的朱由檢,他既然不讓本將活,那么大家就一起死!” 織田信長說著,讓一萬士卒,組成了敢死隊,帶著數(shù)百城中感染瘟疫之人,向明軍主動發(fā)起了進攻。 織田信長的目的是,要讓明軍感染上瘟疫,讓他們感到恐懼,當然他派出的這一萬人,在他們接觸到,感染瘟疫之人后,織田信長就沒打算,讓這些人活著回來。 他可不想,讓自己也置身于危險當中。 隨著織田信長的命令,一萬多倭島士卒,打著“報仇”“雪恨”旗號,從城中沖出,向明軍發(fā)動了,自殺式的沖鋒。 這一萬多人,之所以會接受織田信長的命令,做這種有死無生的事情,是因為他們都是德川幕府的死忠,對于“明軍派人刺殺了德川家光的事情”十分痛恨,他們要為德川家光報仇。 而織田信長,之所以派出這些人,除了沖擊明軍外,也有將這些,德川幕府死忠人馬,清除出去,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畢竟這些人的存在,對他來說,始終是個隱患。 織田信長,心中非常清楚,如果這些人,知道是他害死的德川家光,那么這些人,絕對會立刻調(diào)轉(zhuǎn)槍頭,向他發(fā)動進攻。 隨著城內(nèi)倭島人馬發(fā)動進攻,許褚一面組織前軍人馬,進行消滅,同時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中軍的朱皓。 朱皓聽到許褚的傳令兵,過來稟報后,當即開口問那傳令兵道: “城中的倭奴是全軍出動,還是部分出城?” 那傳令兵聽著朱皓的詢問之語,連忙回答道: “回稟殿下,城中的倭奴,大概出兵一萬余人,并未全軍出動!” 朱皓聽著傳令兵的話,心中暗道: “這個織田信長,在搞什么鬼?” “他現(xiàn)在兵力多過本王,不進行全軍攻擊,反而派出一萬人馬進行攻擊,這不是送給本王剿滅,消滅其有生力量嗎?” “難道說,上次本王將他扔進海中,讓他腦子進水了不成?” 朱皓雖然一時之間,沒有想清楚,織田信長到底在搞什么鬼,但是他不會放棄這個,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機會。 因此朱皓隨后,便命令全軍壓上,務必要將織田信長,這出城的三萬人馬,全部留在城外。 隨著朱皓的命令,在所有明軍,大優(yōu)勢兵力的圍攻之下,織田信長派出城的這一萬多人,僅僅堅持了一個時辰左右,便被大明人馬圍殲大半,其余全部被明軍生擒活捉。 隨著這場戰(zhàn)斗,順利的結(jié)束,朱皓本來還以為,織田信長,有什么后手,而一直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