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炮掃了他一眼,這位馬上來了精神,他看著甲和乙,你們兩個,也就只配糾纏那些細節,完全沒看到重點。 哥們我提到的這一點,才是提綱契領的問題,這一點先定下來,其它的就有了方向。 好好學著點吧你們。 “只有我們知道,老板你是仁厚大度,懶得跟一個后輩計較,所以到現在都什么都沒做,而那些不明真相的網民并不會想到這些,他們多半只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而多半會以為,我們之所以沒有任何行動,是因為自覺理虧,” “所以我覺得,這個時候,一定要采取行動,行動越是果決,聲勢越大,便會有更多的人會明白我們的苦衷。” 這樣的事,他們其實也常做,所以他們非常清楚,輿論是能被引導的,尤其是網上的輿論,更容易被引導。 “從這個角度看,那些首鼠兩端的專家們,完全可以先晾一晾,先讓廣大明事理的民眾站出來發帖,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那些一時被蒙蔽的人清醒過來。” 這當然是場面上的說話,具體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刪帖,封號,以及,刪帖,封號…… 在把反對的聲音盡量消除的同時,請水軍發表大量站在己方這邊的帖子,那么,按以往的經驗,很快,網絡上的輿論,一定會普遍傾向自己這一邊。 即便很多人依然不贊同己方,那其實無關緊要,因為,已經沒人在乎——他們沒有讓其它人知道自己看法的渠道。 在組織面前,個體就是如此不堪一擊。 “前期這樣操作的費用并不高,” 相對專家,水軍們可謂有節操、有信譽得多,他們才不會各種借機漲價,無論刪帖還是發帖,都可以按照以前的價格來。 “只是為了聲勢,可以酌情增加一些投入,”——就是這次可以考慮多請一些水軍。 “在創造了對我們有利的輿論的基礎上,再去請專家,我想,他們也就沒有借機漲價的余地,相反,他們會因此積極的抓住這樣的機會,我們因此又掌握了主動權,” “而那些有名望的專家密集的發聲發文,也就可以作為這件事最后的定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