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 楊國忠飛一般地升遷之路,自然遭到了許多文武官員的嫉恨。 在眾人眼中,他不過是個憑借裙帶關(guān)系才有了今日的飛黃騰達(dá)。 尤其是李林甫,深切地感受到了楊國忠所給他造成的威脅,雖說他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無奈楊國忠乃是貴妃娘娘的唐兄,皇帝老兒又對他甚是重顧,從前他那些鏟除異己的手段在楊國忠身上一樣都使不出來。 “楊侍御這是什么話? 老夫豈敢有此心? 楊侍御此等誅心之言,真是令老夫不寒而栗!老夫愧蒙圣恩,無以回報,陛下若是染恙,老夫恨不能以身相替,楊侍御發(fā)此誅心之言,實在是有失身份!” “哈哈,”楊國忠卻仰頭干笑兩聲,陰陽怪氣地道,“本官有一事欲請教李宰輔,前兒本官無意聽聞,李宰輔在府中公然私設(shè)朝會,處分政事,不知可有此事?” “楊侍御未免太夸大其詞了。” 李林甫卻是鎮(zhèn)定自若地道,“老夫年事已高,又患腰疾,不便在公署久坐,且公務(wù)繁重,本官遂才奏請陛下恩準(zhǔn),許可本官在府中處理公務(wù)。 此乃陛下宅心仁厚,體恤下情,然楊侍御卻道是私設(shè)朝堂,此說老夫萬萬擔(dān)當(dāng)不起!” “噢,”楊國忠故作一副恍然大悟狀,面帶笑意說道,“那是本官誤會了,還請李宰輔見諒!李宰輔為國為民,可謂是嘔心瀝血,當(dāng)真是吾輩楷模啊!” 任誰都能聽出來,這話明褒實貶,諷刺意味十足。 李林甫豈會聽不出來,但他卻是裝愣充地拱手回禮道:“慚愧!楊侍御出入宮禁,交通內(nèi)外,為圣上和娘娘四處奔波,也可謂是勞苦功高?。 ? 這話聽著似乎也是在褒揚(yáng),實則其中嘲諷意味甚濃烈,無非是暗指楊國忠為了討好李隆基和楊貴妃的那副諂媚嘴臉。 “真是豈有此理!莫非李宰輔和楊侍御還要在興慶殿來一場論辯大賽不成? 與其在此論辯,何不速去長生殿覓高將軍詢問,若是圣上不能上朝,那吾輩自當(dāng)回衙各自處理公事,若是圣上有事遲到,吾輩何不安心等待,有空論辯,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有哪些亟待處分的政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