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況且李北海天性豪奢,負才使氣,脾性可不是尋常人能忍受得了的。 李林甫早就對李北海看不下去了,李北海在天后朝就已是左拾遺,后又遷轉(zhuǎn)殿中侍御史。 正因為很多人看不慣他,忌恨他,他自殿中侍御史后屢屢被貶,從殿中侍御史貶括州刺史,從括州刺史轉(zhuǎn)北海太守,早已被排斥在朝堂之外,遠離京師,羈宦天涯。 原以為此番被李林甫征還京師,乃是有希望重回京師,孰料這卻是李林甫已對起了殺心。 事情緣起于左驍衛(wèi)兵曹柳績,柳績的岳丈乃是贊善大夫杜有鄰,杜有鄰的長女嫁給了柳績,次女則是太子良娣。 這柳績性情疏狂,喜好結(jié)交天下豪俊,經(jīng)人引薦,他認識了李北海,倆人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了無話不談的至交好友。 但柳績卻與妻族不和,便狀告杜有鄰交構東宮,還說杜有鄰和太子非議皇帝。 李隆基便命李林甫勘查此事,李林甫自然樂得如此,他正好可以趁此機會誅殺異己,命吉溫將那些不服從自己的人統(tǒng)統(tǒng)牽扯進來,羅織罪名,一網(wǎng)打盡。 自從京兆府蕭大尹死后,吉溫不僅未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從戶部郎中,到侍御史,連連高升。 李林甫將柳績定為首謀,杜有鄰和柳績當場被杖斃,于此有牽連的王曾、王琚也先后被杖斃。 以此同時,李林甫去書征兆李北海入京,在書中一番甜言蜜語,只為將李北海騙到京師來。 李北海不知有詐,況且李林甫獨攬大權,李北海也不敢不從,不聽李林甫的命令,那就是不聽皇帝的命令。 而李林甫早早地命吉溫、羅希奭做好準備,只要李北海一入京,即刻將他控制,解送御史臺問罪。 罪由非常簡單,李北海同柳績過從甚密,柳績有反意,李北海豈能脫得了干系? 況且柳績曾經(jīng)送給李北海一匹良駒,這無疑成了最有力的證據(j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