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盡管他年紀(jì)輕輕就是從三篇的太仆卿,已是大唐清貴階層,可實際上朝中那些官員并不把他當(dāng)回事,就連一個從四品的檢校千牛衛(wèi)中郎將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安慶宗早已看清楚了唐人的虛偽嘴臉,早已從最初的沾沾自喜到了如今的耿耿于懷。 “放肆!” 安慶宗卻沒想到自己這番話卻激怒了父親,安祿山當(dāng)即沉下臉來,瞪視著兒子。 “如今圣上英明,娘娘仁厚,你阿爹我如今已是身兼三鎮(zhèn)節(jié)度使,興許不久又能榮升御史大夫。 大唐皇帝對我安祿山恩重如山,豈容你這混小子在此妄議朝政,妄論大唐皇帝!” “若非老子是你爹,當(dāng)即刻將你綁縛起來,押送入宮負荊請罪,請求圣上降罪于你!” 兒子所說的道理,老奸巨猾的安祿山豈會不懂? 他安祿山屢建軍功,拿自己的性命去拼,才換回了今日的地位。 可在滿朝文武百官眼里,他安祿山就是漢人的奴隸,為大唐打擊契丹守衛(wèi)邊疆是理所當(dāng)然之事。 大唐皇帝對他的這些嘉獎與恩賜,反倒是過分了。 這些東西原本就不該屬于他,因此才招致許多忌恨。 同樣是邊將的哥舒翰,不過是打退了幾次吐蕃的進犯,保護了幾片麥田,論功勛比他可差得遠了。 而如今哥舒翰已然坐鎮(zhèn)隴右節(jié)度使,控地數(shù)千里。 每回入京朝見,天子還特許他騎著駱駝徑入宮城,尋常官員在入皇城之前就得落馬落車,唯獨哥舒翰可騎著脫落徑入禁內(nèi)。 哥舒翰也非地道的漢人,他是突厥哥舒翰部落的后裔,母親是于滇國的公主,但比之安祿山。 你身份顯然要尊貴得多,安路上的父親是康國胡商,母親是突厥巫師,地位十分卑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