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大明火器-《日月永在》
第(1/3)頁
臨近年關(guān),加上過完年就要更元,南京城里頓時喜慶了許多,全國各地很多戲班子都趕在這個時候涌了進(jìn)來,敲鑼打鼓的好不熱鬧,朱允炆對這個不感興趣,他以前對曲藝只喜歡聽個相聲。
徐輝祖臘月初就離了京,朱允炆帶著文武百官親自送的,邸報加印上千份發(fā)到了全國各個地方,也算是造勢,省得天下人風(fēng)言,鐵鉉為此還特地找到朱允炆,新軍練了三個多月,精氣神方方面面著實改觀不小,鐵同志就盼著能拉到前線試一試。
“這個不急。”
朱允炆是在虞衡司接見的鐵鉉,說起虞衡司大家可能不熟,虞衡司隸屬工部,下轄主要單位就是軍器局,虞衡司軍器局同御前司下的兵仗局便是大明火器的兵工廠。
朱允炆登基以來,取消了兵仗局的編制,把軍器局和兵仗局中負(fù)責(zé)冷兵器制造的部分拆出來合并,仍歸虞衡司軍器局管轄,兩局火器制造的部分合并,成立了新的衙門,叫火器局,歸到了總參謀府。
明初的火銃很長,有將近四尺,也就是一米二左右,長度上類似于后世的毛瑟步槍,不過讓朱允炆沒有想到的,這個時代的明朝火銃,竟然可以連發(fā)!
軍器局在洪武二十六年就研發(fā)出了可以支持三連發(fā)的火銃,但是因為保護(hù)技術(shù)還不成熟,容易炸膛,才沒有裝備部隊使用,直到今年才完善這項技術(shù),朱允炆還試過一次,手感很差勁,威力也不咋地,五十步之內(nèi)可以打穿棉甲,過了這個距離,殺傷寥寥。
雖然如此,朱允炆還是很開心,便給這支火銃取了名字:“明年要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武裝新軍神機營,明年是建文元年,就叫01式火槍吧。”
之所以在虞衡司,主要是朱允炆差虞衡司給01式火槍造了個伴侶。
刺刀!
因鑒于這時代煉鋼技術(shù)還遠(yuǎn)達(dá)不到后世水準(zhǔn),虞衡司的官員在朱允炆設(shè)計的原圖紙上做了修改,將刺刀改工成厹,即三棱矛,加強了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
火槍手在大明軍隊里的地位比較特殊,論遠(yuǎn)程輸出能力,他們比不上弓弩手,論近戰(zhàn)輸出能力,又比不上傳統(tǒng)的步騎軍,所以一直屬于雞肋的角色。
但是在新軍的操訓(xùn)中,因為朱允炆的指示在,火槍手占了極大一部分,將近二十六萬的軍隊,火槍兵占了足足十萬。
當(dāng)初因為這個,鐵鉉差點沒跟朱允炆辭職,傳統(tǒng)的長矛兵全部被改編成火槍手,近戰(zhàn)能力起碼砍掉一半,朱允炆今兒拉著他到虞衡司,目的就是給他補上這一塊缺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论坛|
廉江市|
息烽县|
保定市|
从化市|
宣武区|
全南县|
重庆市|
鸡东县|
宜宾县|
吕梁市|
象山县|
蓬安县|
象州县|
凯里市|
陆河县|
县级市|
剑河县|
苏尼特右旗|
钟祥市|
阳江市|
长葛市|
琼海市|
广宁县|
乌拉特后旗|
芜湖市|
永修县|
五台县|
磴口县|
嘉黎县|
安吉县|
化隆|
内江市|
富锦市|
天全县|
闵行区|
伽师县|
滁州市|
秦安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