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穩定朝鮮(二)-《日月永在》
第(1/3)頁
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呂虔刀。
這是當年楊文南征貴州、廣西土著叛亂前,太祖高皇帝為楊文寫的詩,平安就任遼東啟程前,朱允炆也把這首詩送給了平安。
這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提醒。
激勵他將來也能成為楊文一般,封萬戶侯,領都督銜。
同時也在提醒他要像楊文一樣,效忠朝廷、死忠君父。
平安是太祖的義子干兒,算得上朱允炆的干叔叔,但平安卻從不敢作此想,他自南京五軍都督府就任遼東總兵官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遼東現在是朝廷的邊貿重地,干系重大,遼東不能出亂子,平安也不敢讓遼東出亂子。所以自打就任遼東以來,平安基本上都住在了軍營里,遼陽城里的府衙,卻是很少回去過。
后來遼東換防,新軍接任了原遼東軍的防務,平安這才心里踏實了不少。
新軍的軍紀比原遼東軍好太多太多了,他不用整日拴在軍營,擔心有膽大包天的兵匪偷跑出軍營,為非作歹。
直到朱允炆和朱棣的軍令傳來后,平安便興奮的很,領軍作戰,無論緣由是什么,總是一個立功的機會。
朝鮮政變,對遼東的沖擊是未知的,大明希望朝鮮擁有的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國王,而不是一個雄心大略的君主,平安的任務,就是打進開京,穩住李芳果的王位。
平安久戰中原,對遼東地界并不甚了解,好在副總兵曾彬久耕遼東多年,把自己的親兵曾軼派給了平安,這才讓平保兒對自己接下來的對手有了初步的認知。
這是一個在政變中建立起來,并且樂衷于發動政變的國家。
李芳果跟李芳遠兄弟倆的父親李成桂,是前高麗王朝的大將軍,通過政變終結了高麗王朝,并且為了保證自己的正統性向明朝請求冊封和賜下國號。
在禮部和李成桂共同擬定的國號名單中,太祖一眼就相中了朝鮮這個名字,但太祖老人家太忙,雖給了朝鮮國名,卻忘了同意李成桂當朝鮮國王,等朝鮮的使者回國,李成桂又不敢自稱朝鮮國王,只好上了一個“代執朝鮮國事”的頭銜。后來得到冊封才敢稱朝鮮國王。
而李芳遠,就好比朝鮮的李世民,能力上雖然差得遠,但人生的軌跡卻如出一轍,他自幼跟著他爹李成桂起兵,也是他一步步清理掉高麗王朝的反對派,但李成桂卻并不打算把王位傳給李芳遠,于是李芳遠接連發動政變,逼迫李成桂退位,軟禁起來。
現在又在進一步逼迫李芳果把王位傳給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乐昌市|
佛冈县|
郧西县|
剑阁县|
北京市|
迁安市|
灌云县|
城口县|
平远县|
兴国县|
瑞安市|
略阳县|
上高县|
手游|
潢川县|
鞍山市|
周口市|
乌鲁木齐市|
惠州市|
蒲城县|
石家庄市|
淮阳县|
万安县|
闽侯县|
雷山县|
丰宁|
南陵县|
胶南市|
尚义县|
泾川县|
东阿县|
济南市|
沙雅县|
永安市|
武胜县|
大厂|
新巴尔虎左旗|
建昌县|
南陵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