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建文四年-《日月永在》
第(1/3)頁
除夕夜,朱允炆本來以為楊士奇來的時候會像朱棣一樣面憨耳熱,誰知道后者卻是滴酒未沾。
“瓦剌、韃靼使者來的事臣已知曉,故未敢飲酒。”
那么大的事,通政司的胡嗣宗哪里會瞞著老大哥,楊士奇知道此事之后就已經做好了待詔的準備,兩部使者抵京覲獻降表,雖然楊士奇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是皇帝一定會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朱允炆又打量了楊士奇兩眼,笑了。
有這樣的臣子,倒是省心。
隨手將降表遞給雙喜,后者就送到了楊士奇的手上。
“兩部投誠獻降,愿為我大明之附臣,尊朕為他們大草原的共主,上圣人可汗尊號,你說說,該怎么處理?”
將降表展開,楊士奇只是粗略的大致掃了幾眼,就合上放到了一旁的幾案上,面向朱允炆拱手道:“陛下乃不世出之雄主,威壓六合、氣吞八荒,四海蠻夷無不望而生敬,甘服王化,覲獻此降表乃理所當然之事?!?
先送上一句馬屁之后,楊士奇才繼續開口道。
“既然瓦剌、韃靼兩部有心尊陛下為草原共主,愿附我大明為臣,陛下何不降旨下去,敕封此二人為異姓王,大派使團攜帶賜禮,一路鼓樂往草原宣恩。”
大派使團、一路鼓樂。
對這事,楊士奇早就摸透了朱允炆的小心思,這事可是千年難得一出的大好機會,只要操作得當,足以把皇帝的威望舉上天,甚至一舉超越太祖都說不準,畢竟當年太祖皇帝可沒有被草原‘心悅誠服’的加可汗尊號。
所以朝廷不能在這事上摳門,一定要厚賞禮物,要加大使團的規模,一路浩浩蕩蕩的出南京往草原,鼓樂齊噪讓全天下的人都要知道。
皇帝‘統一’草原,開疆萬萬里!
“讓通政司多做一份刊文,兩份草版一起送往各省報局,各省府兩期刊文一起發表?!?
朱允炆又加了一句,他心心念念不忘的當然還是求是報。
“那補充的這一期新的刊文就做個總結吧,連著陛下登基以來雄吞西南六國、收復安南故土改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收復故澎湖巡檢司改置臺灣承宣布政使司、收復琉球三島改置琉球府,平定朝鮮叛亂的事都加上去。”
用整整一期的刊文來記載朱允炆登基以來的卓著功勛,但不會歌功頌德,而是‘客觀’的把朱允炆立下的功績都寫上,至于天下儒林百姓怎么評價,那就是地方的事了。
看到楊士奇如此深明帝心,朱允炆不覺龍顏大悅,哈哈笑了起來:“這種大好事,將來怕是幾百年都未必再有一會了,如此,朕當親手操刀潤色一篇文章,也放上去才是,順道,給全國的百姓拜個年?!?
新年講話,拉進與士林學子、黎庶百姓的距離,也是一場可以加分的政治作秀,但是前提是你得有拿的出手的功績,你要是個昏君,還發明詔天下的文選,那就平白招惹笑話了。
而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攥在朱允炆,不趁著這個機會站在風口上飛天,將來哪里還有機會。
想到就要做到,朱允炆輕咳一聲:“擬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和静县|
上犹县|
深圳市|
渭源县|
商水县|
黎川县|
九龙坡区|
孙吴县|
临湘市|
道孚县|
甘洛县|
清丰县|
台北市|
海丰县|
施甸县|
湟中县|
合阳县|
锦屏县|
上杭县|
格尔木市|
惠水县|
曲阜市|
上虞市|
邢台市|
芷江|
麻栗坡县|
海安县|
专栏|
南宫市|
平塘县|
石林|
凌云县|
章丘市|
左贡县|
乐陵市|
府谷县|
肇源县|
石渠县|
渝北区|
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