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九章:建文大典的構想-《日月永在》


    第(1/3)頁

    人頭開道、寬政殿后。

    朱允炆連續兩道法令換回了民心、也削減了地方有實力地主豪強的抵觸情緒,幾千顆貪心之輩的腦袋,在浩浩蕩蕩的大勢面前,也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誰砸百姓的飯碗,陛下就要誰的腦袋》

    這個標題的刊文一看就知道出自許不忌這個馬屁精的手。

    文章結合了前因后果,先是把杜家這個已經涼涼的反派,拿出來當做典型鞭了一次尸,而后文的寬稅和火耗政策自然又是對朱允炆一片歌功頌德,突出了地方上官吏的貪腐不仁與建文皇帝愛民如子,兩者之間天壤之別的矛盾差距。

    文章的最后,許不忌說了這一段‘發自肺腑’的感言。

    “自中樞頒行廢除免稅田之后,地方上出現的百姓為躲避賦稅選擇將田產掛靠與功名士子、官僚胥吏名下的行為,以至于直接導致出現了像杜家這般鉆大明律空子,趁機欺壓百姓的不法行為,皇帝陛下知曉后非常難過。

    陛下為此連續一個月的時間茶飯不思,徹夜難寐,既憂心與百姓此時之焦慮,又因百姓不通法理,避稅欺瞞朝廷的行為而感到難過,常言‘朕視民如血親,民何以視朝廷如寇仇?’

    陛下慧眼如炬,看出來此番百姓之所為皆乃是受不法之徒的誘騙才有今時之禍事,陛下愛民如子,哪怕百姓有不法之行徑,念及至此,自是不忍懲戒,一應罪責,自有那些不法之徒擔承。

    又思想起百姓投田一事,是否因朝廷征稅過重,才有如此行徑,于是降下寬仁新政,再減一應田畝之稅,心心念念,皆為百姓可以果腹穿衣,不受凍餓之苦矣。”

    揮揮灑灑幾千字的錦繡文章出了手,南直隸、江西和浙江這三個受害群體數為最重的省份頓時是哭號聲一片。

    這番場景倒是真應了楊士奇那句萬家生祠的猜想,家家戶戶請了朱允炆這位建文皇帝的長生牌位,供奉到正堂之上,日夜祭祀不輟。

    許不忌可是天下馬屁黨的精神領袖,他一發聲刊文,地方上附會的聲音可就鼓噪起來,繼而又引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拍皇帝馬屁活動,什么萬民傘、萬民書之類的玩意不停的涌現出來。

    要不是地方府縣攔著,怕是那些早已陷入對朱允炆這個皇帝無限崇奉的基層老百姓又能搞出第二次赴京運動來。

    “這個馬屁精,算他又立一功。”

    隨手將報紙扔到一旁,朱允炆現在可沒精力關心這些外界吹吹捧捧的錦繡文章,現在人口和田畝的登記工作要重頭開始,他得忙正事。

    “老規矩,四川、云南、交趾、兩廣、貴州和臺灣不在這一次清數之中。”

    這些地方都有極多數的土民,像交趾和臺灣那更是土民占了七八成,這些地方沒有清查的必要,本來也不是什么賦稅大省,就算多點出幾萬頃地和幾十萬丁口,又能給現在的大明帶來什么肉眼可見的歲入?所以沒必要為了這種地方破壞眼下穩定的大好局勢。

    內閣幾人都人手一個小本本寫的聚精會神,也使得這謹身殿中沒有一絲雜音,除了朱允炆坐在上首在那喋喋不休。

    正說著話呢,殿外進來一個小宦官,跪在門檻的位置:“陛下,通政司左通政胡嗣宗覲見。”

    “喲,咱們大明的大管家來了?”

    朱允炆飲口水潤潤發干的嗓子眼:“召進來吧。”

    小宦官領命下去,不多時胡嗣宗的身形便出現在朱允炆的視線之內。

    “參見陛下圣躬金安。”

    胡嗣宗進來的時候手里還捏著一份奏本,拜見時便高舉過頂:“烏斯三藏統帶尚師、大乘法王、熾盛佛寶國師喃迦巴藏卜一行入京了,暫居禮部官驛落蹕。”

    一大串名銜說的朱允炆頭暈眼花,半天也沒明白到底是誰來了南京,氣的他一瞪眼:“說簡單點。”

    胡嗣宗忙垂下腦袋:“算是烏斯藏一地的國王吧,叫喃迦巴藏卜。”

    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名字。

    一向博學的解縉有心開口解釋兩句這喃迦巴藏卜的身份,也被朱允炆揮手打斷:“朕沒閑心聽他的來歷和他那一大串前綴的由來,胡嗣宗,你就直接跟朕說,這玩意來干什么的?”

    烏斯藏這塊朱允炆一直想拿下,還沒想好由頭,這邊人倒是先跑來了。

    “聞陛下圣名之威,獻三藏地圖與御前!并請陛下賜印正名。”

    “等一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台州市| 陵水| 沈丘县| 农安县| 博野县| 浏阳市| 华阴市| 武陟县| 定兴县| 水城县| 中西区| 苏州市| 四子王旗| 十堰市| 伊川县| 建宁县| 曲阳县| 确山县| 吴旗县| 固阳县| 景洪市| 沙洋县| 原平市| 巴青县| 襄垣县| 资中县| 施秉县| 萝北县| 赫章县| 马边| 舟山市| 大新县| 宜君县| 忻州市| 长岭县| 金乡县| 康保县| 进贤县| 济宁市|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