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西的救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也是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著,因為江西的陸運和漕運已經開始有條不紊的恢復,這意味著來自朝廷的支援可以源源不斷的涌入江西了。 軍隊開始陸續撤離,這些戰勝了洪水,征服了蒼天的健兒們從戰友手足的離世中走出來,他們高唱著嘹亮的先民豪邁之樂,歡呼著萬歲聲聲,昂首闊步的離開江西回到他們各自的駐地。 朱允炆還沒有離開,一個是因為紀念碑還沒有樹好,二一個也是因為他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比如當南直隸的援助糧進入江西的第一件事,便是被朱允炆安排著先償還了贛商總會拿出來的拿筆近四百萬石的賑災糧。 省府兩級糧長賑災,所有花銷由朝廷報銷,其目的在于第一時間穩定災情,保障民生。 這條制度在朱允炆看來是非常好的,至于為什么明中后期這條制度就被掃進了垃圾堆,一個是因為大明朝廷的貧窮,導致無力償付這筆開支糧秣,二一個也是因為大環境的不好。 大明的封藩宗親太多了,這些個玩意占據了大量的田產,卻壓根一毛錢都不愿意出,每逢遇到災禍全指望著糧長出糧,而他們一個個手握著數萬畝乃至數十萬畝的田產卻一粒米都不愿意出,誰還愿意繼續當冤大頭? 這就是社會風氣的重要性。 所以在大明亡國的無數條因果線中你會發現,都有朱明宗室這個原因存在的影子。 現在這條祖宗家法已經被朱允炆掃進了歷史的塵埃,他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要構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社會大環境,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 而這個的基礎,就是大明朝廷首先要具有公信力。 將近四百萬石糧食啊,這些江西的土大戶可能自己都不指望朝廷能給他們報銷,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拿出來了,因為他們自身也是江西人,他們要自救,是人都有良心,讓朱允炆慶幸的是,這些土大戶還沒有完全被豬油蒙了心,大明還沒搞大規模資本復蘇,他們還沒到坐看山河破碎,挑燈紙醉金迷的地步。 既然他們還有良心,朱允炆就不會薄待他們這份良心。 如果他們沒有良心,救災之后朱允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這些玩意全數殺頭抄家,在江西搞一次打土豪分田地的大運動出來。 對的事要鼓勵更要獎勵,錯的事要批評更要懲罰,這樣才會引導社會和更多的人去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做錯事。 拿到糧食的土大戶們很是開心,歡天喜地的念著朝廷的公道,順帶腳喊了幾嗓子皇帝萬歲之類的賀詞,還沒等他們從喜悅中走出來,更大的喜悅又接踵而至。 皇帝要召見他們并向他們授勛! 何德何能,一介商人身份還能德配皇帝授勛? “都免禮平身吧。” 朱允炆穿著一身素袍儒衫,倒是少了幾分帝王之威,添了不少儒雅之氣,讓這些江西的土大戶心頭的壓力少掉不少。 “諸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啊,是江西八百萬百姓的保護神。” 朱允炆溫言鼓勵道:“如果不是諸位第一時間開倉賑糧,在江西各地開粥棚布施,不知道這江西要餓死多少的百姓,所以雖然諸位沒有上前線抗洪,但依然活命無數,朕代朝廷,代江西百姓謝過諸位了。” 看到皇帝舉杯,滿堂皆驚容站起,舉杯跪地齊呼不敢。 “都說了別那么客氣,快起來。” 對他們的態度,朱允炆還是很滿意的,玩笑道。 “與公朕要謝謝你們,與私朕還是要謝謝你們。” 大家伙臉上就泛起三分疑惑,與公還好理解,這與私? 皇帝這該不會是反話,生氣他圣駕來到江西而他們贛商沒有送上金銀美女之類的吧? 看到這幅神情,朱允炆也沒吊他們胃口,開口解釋道。 “因為如果今日不是給諸位設宴,朕也不能吃到這么好的飯菜不是。” 伸手一引,朱允炆哈哈一笑:“實不相瞞,朕這半個月可都是跟稀粥咸菜為伴,今天設宴款待諸位,想著不能寒酸,假公濟私朕特意命人殺了幾只羊,弄了幾頭豬,算是見了葷腥,祭一祭五臟廟。” “吾皇愛民拳拳之心,感天動地,天下萬物無不沐皇恩而茁生,自當為陛下孝子矣。” 有會拍馬屁的當先開口道:“這些食物都是草民等感念陛下之恩,貿然奉上,其與陛下何妨矣?” 有鍋臣民背,皇帝是圣人,圣人身上是不能有污點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