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臘月初三開始戶部就著手進行匯總統計,忙了將近半個月才做完,而夏元吉也笑了半個月。 但無論誰問,后者都閉口不說,只說等轉罷年的正月大朝會時,自然會揭開廬山真面目。 “走吧,到謹慎殿等著他們。” 自宮樓上邁步而下,朱允炆也覺得自己腳步輕盈了許多,早兩年國庫年年赤字,今年收成一到,明年就算想要出赤字都不現實了。 也沒有讓朱允炆這個皇帝等多久,內閣、十部尚書連著總參、五軍府,烏泱泱十幾號人便齊聚了謹身殿,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 他們從午門集合進宮的這段路上,夏元吉已經被所有人逼迫的報了實數。 一下子成了暴發戶,哪怕夏元吉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選擇大肆炫耀起來。 “看你們樂的,既然是好事也應該給朕說說。” 守著一個小號火爐暖手,看著爐盤中劈啪作響的木炭,朱允炆側首一笑:“坐吧,喝杯暖茶熱熱身子。” 還是皇帝沉得住氣。 戶部匯總的數字,內閣可是到現在都沒有進宮找朱允炆匯報過,皇帝也從來沒有派人去戶部問過,可是看皇帝這架勢,仿佛絲毫不以為意一般。 “今年歲末,截止于建文五年臘月....” “直接報整數吧。” 朱允炆揚手,打斷了夏元吉的侃侃而談:“什么糧食啊、布匹絲帛的按照市價折成銀子,給朕報個總數就成。” “六千一百四十萬兩!” 夏元吉的語氣充滿了抑制不住的激動:“另外,今年還有東南沿海諸國、西南六國的貢銀六百余萬兩,銅金三十萬斤。” 從年初薛恪就和朱孟炯一道帶著閩浙水師開啟他們的東南亞‘安撫’之行,百余艘福船之上,除了大明的茶葉、瓷器、絲綢之外,便是近千門船炮和十幾萬的水師! 大明乃天朝上國,走到哪當然都是帶著和平和真理去的。 這支閩浙水師的數量可比原時空鄭和下西洋時那支,縱橫海波萬里滅十余國的船隊大了好幾倍,整個東南亞都在炮火連天中瑟瑟發抖。 能和平解決的事就和平解決,不能通過談判解決的,那就炮決! “把銅金折成銀子,豈不是也值個千八百萬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