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連連告罪的許不忌便看到朱文奎已經站起身,沖著自己深揖一禮。 “本宮才疏學淺,現有一惑,勞請部堂不吝賜教。” “折煞下官了,折煞下官了。” 許不忌嚇得趕忙側身躲過,托起朱文奎感動道:“殿下但有不恥下問之惑,下官一定殫精竭慮助之。” 又是一番客套后,朱文奎才轉入正題之上。 先是將馬小寶與張東升的案件和盤托出,而后說出了朱允炆的那番原話。 “本宮現在可以咂摸透的,便是父皇欲讓本宮抉擇性格一事,但這件案子怎么斷,本宮不知,天下唯獨部堂最懂父皇之心,所以,還望部堂賜教啊。” 聽完朱文奎的介紹之后,許不忌這眉頭也皺了起來。 兩個小孩都能看出此事的非同凡響,他許不忌自然沒道理迷茫。 至于朱文奎最后的那番話,想讓許不忌來幫其分析一下,只揣測了短短幾分鐘的功夫,許不忌就已經知道朱允炆的心意了。 但許不忌還沒有急著說出來,他有他的猶豫。 皇帝拿此事考校朱文奎,是想要通過這件事,來看出朱文奎這個皇子有幾斤幾兩的能耐,將來具不具備成為東宮的資格和能力。 如果他許不忌現在出手幫助朱文奎,不就是相當于作弊了嗎? 作為一個最喜歡研讀《建文皇帝語錄精選》,善于挖掘其中皇帝講話精神的頭號政客,許不忌現在可謂是絞盡了腦汁,開始將朱文奎剛才復述的皇帝的那番話掰開來進行分析。 “一個好漢三個幫。” 三個好漢指的是誰? 許不忌心里開始瘋狂的盤算起來。 朱文奎到應天府當差之前,像皇帝要了于謙,那么于謙就是第一個幫手。 到了應天府之后,應天府尹是陳紹。 這是‘一個傳統的舊官僚’。 舊官僚最突出的特性便是唯上。 陳紹這么些年的表現南京城里基本都知道,就是一墻頭草,喜歡趨炎附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