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一十四章:落日余暉(八)-《日月永在》


    第(1/3)頁

    朱允炆為印度制定的所謂合作共贏,是在東印度公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相當大的改進,確實是要比原時空的約翰牛仁慈不少。

    東印度公司的橫征暴斂有多么可怕?

    僅1769年到1770年,整個印度因饑荒而餓死的人數高達近兩千萬!僅孟加拉一邦,就餓死了一千萬人!

    想想吧,就在鄰邦的大明,天啟年間,西北拉了饑荒,前后餓死了十余萬人,就蹦出了一個叫李自成的家伙,前后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把大明王朝送進了墳墓。

    而在一百多年后的印度,連年餓死幾千萬人,都沒有一個地方說要把約翰牛趕下大海,上億的印度農奴唯一想到的抵抗方式,竟然是罷工和抗議!

    如此奇葩的國都和民族,不壓榨他們,朱允炆都覺得是對大明的犯罪。

    但壓榨歸壓榨,中間的這個度還是要好好把握的。

    即使印度人不會造反,朱允炆也不想炮制出如此死傷慘重的大面積饑荒,因為,人力也是一種資源。

    七成的征收不是底線,而是一個天花板,等什么時候印度鬧災,還可以酌情減少。

    至于代理人制度的印度總督,朱允炆也沒有抄約翰牛的功課。

    東印度公司是雇傭制度,各邦總督有些像東印度公司的職員,領薪水的那種,無論公司攫取壓榨多少財富,分到這些總督手里的,少的可憐。

    而朱允炆眼下打算推行的,是‘股份制’,大家一起搶,搶完一起分。

    百姓的錢二八開賬,大明拿八,總督拿二,何樂而不為呢?

    當初在制定這想法的時候,朱允炆本心是不設立印度總督的,就直接把印度均分成幾十塊,設幾十個地方總督均分財富萬事,但后來又被自己給否決了。

    為什么要設一個名義上的總督?

    大家有看過《雷洛傳》的可能就會覺得熟悉了,一個總華探長領導一眾華探長,就是這么模式。

    一個印度總督拿的錢,等于其他各邦總督的總和,那么,這就是個出頭鳥。

    誰都想要做印度總督,但位置只有一個,讓他們內部大打出手吧。

    搞大鍋飯均分,這些總督就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感到自己拿的少了,到時候,他們聯合一起反抗,不是給大明添堵嗎。

    當地方總督覺得少,那就當印度總督,當了印度總督還覺得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明水县| 保山市| 吴桥县| 金阳县| 日照市| 保德县| 元朗区| 丹寨县| 清苑县| 汝南县| 富顺县| 肥西县| 治多县| 湖州市| 筠连县| 赣榆县| 楚雄市| 策勒县| 隆昌县| 枣庄市| 红原县| 江门市| 临洮县| 平定县| 长岭县| 应城市| 湖口县| 建水县| 金溪县| 东海县| 错那县| 荆州市| 永济市| 新郑市| 惠安县| 大港区| 长葛市| 泸溪县| 洞头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