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二十四章:大明巨變(一)-《日月永在》


    第(2/3)頁

    被喚作良生的男人清了清嗓子,等堂內安靜下來后,便開口道。

    “諸位可知,印度的具體情況以及朝廷準備在印度征多少的稅。”

    “自是不知。”

    靳良生微微一笑,伸手筆劃了一個七。

    “七稅一?”

    嘰嘰喳喳的聲音響起:“那可真是不低了,咱們這才三十稅一,七稅一,比咱們的賦子高了四倍多呢?!?

    雖然感慨于印度的稅賦苛重,但大家伙還是未能一解心中迷惑,畢竟朝廷在印度收稅,跟他們這些商人有什么關系,收上來的賦子,又不可能給他們。

    靳良生搖頭,而后神色端肅的說道:“不是七稅一,而是十稅七。”

    “啪!”

    茶碗掉地粉碎的清脆聲接連響起,緊跟著就是一片驚愕。

    “多少?十稅七?”

    種出一百斤糧食交七十斤,這個比例只有農場主雇傭的佃農才會出現的情況,朝廷這是把整個印度的百姓全變成了農奴啊,那些擁有土地的自耕農和半耕農呢?

    “現在你們知道朝廷借調海船是去做什么了吧。”

    靳良生站起身,一步一步的緩緩踱步。

    “我聽說,印度各邦的府庫已經被封存,原北德里蘇丹國擁有的糧食、礦產儲蓄現在都屬于咱大明的了,朝廷調幾千艘海船估計都要拉十幾個來回才能全部裝回來?!?

    說到這靳良生猛一轉身,正色道:“若每年都有這般海量的糧食運進來,諸位可以想象一下后果了?!?

    沒人是傻子,商人更不會是傻子。

    靳良生的話說道這個份上,所有人都倒抽一口涼氣。

    “糧價、地價!”

    印度有四千余萬的百姓,耕種面積亦不比大明少多少,而且擁有著得天獨厚、面積廣袤的恒河平原,加上七成的超高糧稅,毫不夸張的說,僅一個印度養大半個大明百姓絕對可以實現!

    在加上一個交趾、暹羅這兩大糧食輸送產地,大明國內似乎種不種地,都不缺糧食吃了?

    “所以,在國內百姓還沒有得知這個消息前,我們需要盡快的把糧食賣出去、把地賣出去。”

    鄭鐸這個時候接過了靳良生的話。

    “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開始了,諸位,咱們若是在接下來行差步錯,很可能數代努力積累下的身家一朝傾覆。

    咱們粵商一直都是一條心,力往一處使,所以我與良生得知這個消息后,就第一時間召集了諸位通報此事,就是不希望哪家栽個大跟頭。”

    “話雖如此不假,但倉促之間,我家商號里數十個倉的暹羅米哪里賣的完啊,還有那兩萬多畝的地,誰愿意接手?”

    一個大米商起身都快急哭了,滿頭的大汗止不住的流了一臉。

    “是啊是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盖州市| 称多县| 铜梁县| 西乡县| 灵丘县| 广宗县| 永春县| 宝丰县| 金昌市| 西林县| 庆安县| 苍南县| 田林县| 正安县| 鄯善县| 峨眉山市| 多伦县| 双流县| 永德县| 齐河县| 南乐县| 阳谷县| 建湖县| 仙居县| 枣庄市| 新竹县| 抚顺县| 旬阳县| 绵竹市| 长白| 宝兴县| 寻甸| 内江市| 合肥市| 宜兰县| 罗山县| 莎车县| 亳州市| 张家川|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