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大明巨變(四)-《日月永在》
第(1/3)頁
四川、成都。
這里是天府之國的核心治所,坐落于四川這個省包括整個西南鮮有的一處平原之上,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跟江南所謂的魚米之鄉(xiāng)的百姓一樣,幾千年來,世世代代靠著耕種為生。
王朝更迭、時代變遷,都從未影響過這片土地上的百姓。
安定祥和、男耕女織。
李三就是這片土地上無數(shù)農(nóng)夫中的一員,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到了打糧的日子,規(guī)規(guī)矩矩找到村長處去交賦,然后回家跟自己媳婦開心的造孩子。
但今天,李三是怎么都開心不起來了。
他跟村里的好友一道押著糧食入城,尋思著賣了錢,買一斤肉回家開開葷,而當他趕到就近的米鋪時,發(fā)現(xiàn)后者門前已經(jīng)被圍的水泄不通,無數(shù)跟他一般無二的農(nóng)夫,都趕著車、挑著擔的站在門前。
“出什么事了?”
李三在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鄰村的街坊,忙拉住詢問起來。
“米鋪說今年不收米了。”
李三當時腦子就懵了:“你說啥子?不收米,那咱們這糧食賣給哪個喲。”
“可不是嘛。”
“這家里老娘害了病,就指著賣糧買副子藥呢,不收糧,不是逼人去死嗎。”
有一年輕的小伙都快急的哭了起來,看著腳下兩大口袋口糧痛苦不已。
每年進城賣糧,大多都是同村一道入城,雖說這些年地方劫匪路霸打掉了不少,但上山發(fā)財?shù)呐鄹邕€是有的,大家伙抱團入城也能保個安全,一代代如此早成了習慣,所以小伙一急了心,身旁沾親帶故的都跟著聲討起米鋪的不對來。
“各位各位,不得了哇,不光這里,全城的米鋪都不收了。”
有人匆匆跑來,一開口就報了一個大噩耗。
“不用想了,一定是這群無良的奸商串通好了,想著壓糧,等咱們急了之后,好趁機壓低糧價收咱們的糧食。”
一老頭見多識廣,站了出來:“這種壞心腸,這么些年來,老子見的多了,他們想壓價,咱們就偏不降。”
“嘁。”
米鋪門口一伙計不屑的嗤了一聲,面色嘲弄的說道:“老東西莫拿自己當個人物,還就告訴你,別說你不降價,就是你攔腰砍一半下去,這糧,我們都是不收的。”
“你說啥子。”
“就是,憑什么不收糧啊。”
頃刻間,無數(shù)如李三一般無二的農(nóng)夫,紛紛在城里鬧了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卢氏县|
孟津县|
库尔勒市|
聂拉木县|
平原县|
淳化县|
抚州市|
灌阳县|
丰都县|
荔波县|
张掖市|
鄂托克前旗|
二连浩特市|
夏邑县|
绥化市|
房山区|
农安县|
汾阳市|
北京市|
句容市|
汨罗市|
新河县|
安达市|
山东|
屯昌县|
福鼎市|
土默特左旗|
罗甸县|
深水埗区|
崇阳县|
阿瓦提县|
景泰县|
莱阳市|
潮安县|
甘孜县|
榆树市|
会同县|
望江县|
内黄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