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四川之變(一)-《日月永在》
第(3/3)頁
本來鄺奕和是想說是不是朱允炆這個皇帝不察民情,但話到嘴邊,果斷把鍋甩給了祁著這個戶部尚書。
皇帝洞悉寰宇,御覽乾坤,天底下怎么可能會有皇帝不知道的事。
一定是祁著這個戶部尚書扯把子蒙蔽圣聽!
周維文覺得很有可能,便更加糾結了:“可是,這公文我們已經宣讀過了,朝令夕改,朝廷的公信力何存?”
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政策還沒施行呢,反倒是先出了問題,暴露了南京中央對偏遠如四川地界具體情況在尚不清晰、不清楚的情況下就貿然頒施政策導致的不合理性。
“改肯定是不能改的?!?
鄺奕和蹙眉擺手,他知道,眼下這個問題需要他這個左布政使來拿主意,要么就裝不知道,反正花的是朝廷的錢,又不是他鄺奕和的家底子。
但鄺奕和今年才多大?
四十出頭啊。
作為洪武三十年的進士出身,鄺奕和可是正好經歷了兩帝更替的時期,他還沒來得及在翰林院完成傳統文化的深造,就經歷了那場批孔倒儒的風波。
緊跟著下放四川,一步步,讀著《建文大典》、《建文皇帝語錄合集》坐到如今這個位置上,鄺奕和是懂朱允炆這個皇帝的。
皇帝這次對退耕的批示,就是遷民轉產,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養一群懶漢出來。
那么,這條抵退耕地的補償條款就是不合理的。
裝不知道固然省了心,但萬一這事確實是皇帝疏忽大意了呢?
這事,是個機遇。
鄺奕和的心里神思電轉起來。
賭一次?
賭自己能不能猜對皇帝的心思,賭對了,平步青云,賭錯了,仕途告終。
越想越糾結的鄺奕和干脆站起身,在周維文兩人疑惑的目光注視下,來回走動。
猛抬頭,鄺奕和看到了明堂上高懸的朱允炆畫像。
腦子里先想起來的,卻是許不忌這位吏部尚書。
賭一把!
鄺奕和深吸一口氣,開口道。
“政策既然宣讀了,就斷然沒有隨意更改的道理,但咱們要補充一句,抵退的補償金只給五年,五年后,土地自動按彼時市價賣給朝廷?!?
周維文有些緊張,隨意改變皇帝跟內閣共同加印的政策行文,這也太、太大膽了吧。
“怕什么?!?
鄺奕和不知道是在安慰周維文還是在安慰自己:“公文上不是明確寫著呢嗎,以四川為試點,什么叫試點,試點就是要敢于發現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
試點要都是一帆風順、皆大歡喜,那不就是陛下多次點名的唯上政策了嗎?
中樞的政策下達,是不是真的合適,當地要勇于提出不合理的地方,這樣中樞才能去斧正完善,一味的唯上歌頌中樞的政策花團錦簇,既害了百姓也影響了中樞對政策的判斷。
萬一這條補償政策確實是不合理的,但咱們不說,陛下和內閣誤以為確切恰當,向其余人口大省推廣,屆時千萬百姓惰懶,國朝財政竭盡,豈不更加積重難返?”
周維文兩人聽得眼冒星星,頗為崇拜的看向鄺奕和,前者更是挑起了大拇指。
“藩臺誠可謂金玉良言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說罷,還煞有其事的作揖見了一禮。
“周司丞莫要客氣了。”
鄺奕和自己也是后背冒汗:“雖說咱們要改,但還是應盡快報呈通政司,署以加急,盡快轉呈內閣和陛下批閱才是?!?
“是極,是極。”
兩人現在可謂以鄺奕和馬首是瞻,聞言都紛紛點頭應是:“確該如此,下官即刻書表,四百里加急報呈通政司。”
地方行文,除非出了造反、重大天災等糜爛一省的大禍事,是不允許六百、八百里加急的。
原因在于這會影響沿道驛站的運作和制造不必要的區域性恐慌,免出現百姓聽到后以訛傳訛的現象。
四百里加急,最為合適不過。
三人達成了一致,很快就潤色修正了新的退耕公文,而與此同時,一騎皂衣胥吏,也奔馳出城,向著南京的方向狂奔而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色达县|
内黄县|
兴和县|
巴林左旗|
通州市|
高密市|
仙桃市|
大同县|
玉门市|
涡阳县|
三河市|
仁布县|
湖口县|
师宗县|
莆田市|
东方市|
棋牌|
曲靖市|
宜黄县|
秭归县|
房产|
霍邱县|
扎赉特旗|
晋江市|
保靖县|
万荣县|
金湖县|
泰和县|
新建县|
宜都市|
龙海市|
铁岭市|
通榆县|
济宁市|
德清县|
石首市|
平乐县|
浙江省|
淅川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