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光復大漢舊土(中)-《日月永在》
第(2/3)頁
胡嫈放下書,急忙接過,先是驗證了一下信封的火漆完整,而后點上一根蠟燭,仔細映照,在看到信封上若隱若現的紋路后,才挑開觀看。
信紙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組織義軍殲滅豪強,調停戰爭,光復大漢舊土!
信封的底角署名:奉天殿大學士寓。
蓋有內閣印鑒。
真實性沒有了問題,內容也淺顯易懂。
最后一句光復大漢舊土,就為胡嫈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陛下和內閣,是決心收復這個在大漢時期的樂浪郡了。
“算算時間,朝鮮離開我大漢懷抱也有千年之久,是時候認祖歸宗了。”
胡嫈呵呵一笑,而后肅聲道:“密令陸映揚,召集義軍,全面進攻江原道、黃海道、忠清道,從外而內,把戰火燒進京畿道,告訴李朝,他的江山,就要沒了!”
陸映揚是誰?
當年平李芳遠之戰的前鋒,與猛哥帖木兒、阿哈出兩人挺進開城,被李芳遠一把大火燒到全軍覆沒的那位。
他是第一個沖出火圈的,在城外逃脫李芳遠伏兵追殺的過程中摔傷,繼而被一村民救起,從而有了一段屬于他在朝鮮的故事。
而眼下,陸映揚是一位朝鮮人,還是地地道道朝鮮一支義軍的領導者。
就在胡嫈部署‘光復故土’行動的同時,一街之隔的朝鮮王宮內,李芳果接見了他的大舅哥。
“大明的顧問團實在是太可惡了,他們把咱們的朝廷、地方變成了他們的菜園子,跟那群異族新貴們一起瓜分權力,欺壓我們的百姓,您的話,連這王宮都出不去就變成了一張空文。”
大舅哥忙著扇陰風點鬼火,說的李芳果面色難堪至極。
“再拖下去,就全完了,現在道府亂、地方亂,三千里錦繡河山狼煙滾滾,祖宗社稷搖搖欲墜,幾百萬朝鮮子民需要他們的君王,需要您站出來拯救他們。”
看著李芳果,大舅哥陰沉著臉鼓動道:“殺死胡嫈、殺光每一個所謂的大明顧問,殺光朝堂之上的精明黨,武力奪權,然后統領漢城大營之軍滅光道府的蠻族,最后平勘地方暴民叛亂,實現國家之實質統一,集全國軍心、民心,保社稷山河。”
上嘴皮碰下嘴皮,倒是挺會畫大餅。
李芳果有些動心,但一想到漢城外的大明駐軍,又心里打起了鼓。
“大明太強大了,明聯更是龐大到幾乎等同上百個朝鮮,咱們驟然而反,無疑是雞蛋碰石頭,死路一條啊。
萬一明人的皇帝暴怒,遣大兵壓境,怎么抗?”
“那就這般眼睜睜的等死?”
大舅哥急了,一把抓住李芳果的手,怒視著后者的雙眼:“最多一兩年,朝鮮就亡國了,豈可因我等之懼死,而眼睜睜看著祖宗江山毀于一旦。
社稷蒙塵,神器易主,這是民族之大恥。
漢人文天祥有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活著總有死的一天,死得其所才為真男兒,怯懦茍且,囚于南京此間樂,不思蜀,何顏面見祖宗。”
李芳果被罵的面紅,但還是搖頭:“造大明的反,要夷三族滿門,琦兒還小,不該因我而死。”
“比起李芳遠來,你屬實枉為人君。”
大舅哥義憤填膺,怒目噴火,恨恨的咒罵了一句后甩開李芳果,轉身就走:“你不敢我敢,王宮禁衛,皆我心腹,我這便召集舊部,殺了胡嫈。”
看著大舅哥離去的背影,李芳果噗通一聲癱坐在地,仰天長嘆。
身邊的內侍看的心疼,上前來扶,卻見李芳果已是淚流滿面。
“王上。”
“不要叫我王上。”
李芳果泣道:“我有何顏面做朝鮮的王,我只想偏安一生,守得人子之孝,守得親友之情,但芳遠囚禁父王,逼其禪位與我,他錯了,他該自己坐這個王位。
我錯了,當年他謀反,我該把王位拱手讓出,不該因貪戀而請明軍入朝。”
“王上就算當年不尋明人,明人就不會來了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乌拉特后旗|
贺兰县|
筠连县|
嘉祥县|
镇原县|
庆云县|
黔江区|
文成县|
措勤县|
铜鼓县|
应城市|
越西县|
女性|
南安市|
静乐县|
开化县|
金秀|
本溪市|
浙江省|
湘潭市|
南郑县|
乌苏市|
台东县|
开远市|
固原市|
那曲县|
茶陵县|
凭祥市|
通山县|
泽普县|
洱源县|
津市市|
马公市|
聊城市|
康保县|
龙胜|
海林市|
赫章县|
乌海市|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