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前都是一天六個時辰給定額的錢,結果有的工人身子骨弱的就扛不住,縮短工時就勢必要縮減工錢,那些年輕的身子骨壯的工人就不愿意,他們寧愿多做些工多掙點錢。 鬧來鬧去的沒辦法,廠里只好搞工時制,多勞多得,一個時辰給十文錢,干得多就賺的多。” 許不忌不在多說,大致了解一遍后便離開,今天他一整天的行程安排,就是跑遍整個南京的工廠。 自行車廠、水泥廠、日用品廠、紡紗廠、制衣廠、鋼鐵廠。 各種各樣的工廠跑完之后,許不忌緊跟著又跑到城內的各大商戶調研商品價格。 從鹽油醬醋到各種衣物,再到果蔬肉食幾乎問了一遍。 最終這些數都被許不忌記了下來,拿回到了文華殿。 而一等回到文華殿,許不忌這心情就沉重了起來,說了如此一番話。 “現在看起來,別說各省地方的情況了,連南直隸腳下,百姓們的生活物價支出和收入都有懸差,咱們連起碼的日用供給都無法做到全方面的保障,這顯然是不行的,要想辦法壓低各種物資的價格。” 這種話從許不忌的嘴里說出來,列席參加閣部會議的一眾官員們都差點沒把桌子給掀了。 南京城百萬百姓,吃飽穿暖已經是基本生活保障,每個月輕輕松松的可以吃上幾頓肉,這種生活別說放在所謂的貞觀、開元盛世,就算是書里,幾千年來也沒有過過這種生活。 還不滿足? 你許不忌跨步子也沒有這么跨的道理啊。 誠然,眼下的大明是整個明聯在供養,十幾個藩國,上億百姓在養大明一個國家,但是交通情況擺在這里,遠洋航運,不是說你想一天之內將南洋的瓜果蔬菜送進南京就可以送到的。 需要時間和人手。 而人手,就勢必需要財富上的支出。 原材料的成本價格是明明白白的擺在這里,你想要控制南京城內商戶的銷售價格,就勢必要控制原材料供應的價格,這個價格你怎么控制? 這不是多造幾百艘海船就可以解決的。 甚至說,真要多造上幾百艘海船,你又需要多招募幾千名船工,每天該給多少工錢你一文錢都不能少給。 實際的成本支出,拉個平均值下來,也是懸殊不大的數值。 “閣老,現行的指導價,已經是經過多方確定之后,最低的價格了。” 商部的尚書沒轍,只能跟許不忌實話實講“再打壓,商人無利可圖,人家干脆就不做了,到時候這一塊的空白就要移交皇商或者我們商部直轄的國營商戶,就算朝廷的國庫一文錢都不掙,讓利于民,但是價格的削減幅度也就在一到二百文左右徘徊。 為了這些錢,沖擊眼下日趨成熟的商業市場,導致民營商戶的倒閉,得不償失啊。” 專業對口的商部一發話,各部跟商部對口的,包括戶部、稅部、國有資源部在內都紛紛講話,表態支持商部不可貿然對各種商品進行大規模、大幅度強行進行政策干預而降價的行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