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著通政司送來的這份經濟刺激法案,朱允炆連看都沒有看便當場批了回去。 “準!” 大朝會不露面,小朝會不言語,許不忌開個閣部會議,這么大的一項國策卻連看都不看直接批復,皇帝這是無心朝政,打算學李隆基中年享樂了? 毫無疑問,皇帝的行徑給內閣、朝廷帶來的心里壓力是巨大的,尤其是當朱允炆開始頻頻露面一些公眾性活動,包括現場觀看南直隸一場足球冠軍杯后,內閣肩上的壓力便更大了。 整個國家的運轉,除去總參謀府因為缺少在任的總長,西北、西南的軍事直抵中央由朱允炆親身負責以外,其他的所有一切國內外事務,朱允炆幾乎全權交給了內閣。 自己看著辦吧。 別說大朝會了,隔三差五的,朱允炆連小朝會都不去。 考驗大明官僚體系和政務運轉體系的時間到了。 其實這種事不算什么大事,以往皇帝又不是沒有出過宮,去草原、下南巡,哪一回不都是幾個月的時間,那時候楊士奇呆在內閣,國家不還是一點問題都出不得嗎。 現在之所以讓大家心慌,主要還是皇帝明明在京,但自打許不忌一上任,皇帝就撒手不管,這才是關鍵點。 皇帝就那么信任這許不忌? 就不怕后者變權奸? 當然,這種想法也就腦子里轉一下就被大家扔到九霄云外。 就算讓許不忌兼任總參謀長,軍政一把抓又有個屁用。 臣權在皇權的面前壓根不值一提。 尤其是這位皇帝,如神一般。 君臣默契,許不忌算是明白了朱允炆現在如此作為的本心。 皇帝操持國家近二十年,生生逆轉乾坤,大明的國情、社會、風氣導向,各個領域都完全跟二十年前不是一回事,新成長起來的一代官僚也早不是幾十年前那種舊官僚。 大家都知道該做什么,不用上級鞭策督促也知道該辦哪些事。 內閣就相當于朱允炆的孩子,現在孩子大了,該自己有主見了。 什么時候孩子犯了錯惹了禍? 才是朱允炆這個大家長出面擦屁股? 撥亂反正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