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明聯大典(二)-《日月永在》
第(1/3)頁
隨著時間走進皇明四十年的十一月,南京已是貴氣沖天。
明聯體制下的日本、暹羅、南緬、寮國、印度、榜葛剌、南華等七個國家的國王或總督陸續抵達南京。
緊跟著抵達的便是大明國體中的漠庭三部都護、遼東、河北、山西、陜西、原關西八衛連同被收復的東察合臺等區域重新拆分建制后的甘肅、青海、安西(新疆)、河南、四川、湖廣、山東、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臺灣、西藏等共計二十三個省級布政使司主官。
同時抵達的,還有遼東戰區、西北戰區、西南戰區、東南戰區和海軍五大主力建制軍隊的正副總指揮。
除了西南戰區的總指揮馬大軍和西北戰區的總指揮張輔兩人因為會師撒馬爾罕沒有來之外,其余能到的,幾乎都到齊了。
即將召開的明聯國慶大典將注定是一場后世在世界歷史上留墨的頂級盛會。
以明聯皇帝朱允炆壽誕十一月初五為國慶日的明聯,囊括了武英殿那副世界版圖中標注的幾乎整個亞洲。
“只等沙哈魯的腦袋送來,明聯的兵鋒將萬里無阻,直接通過阿拉伯諸部,讓大炮的轟鳴聲傳進東歐,為他們帶去來自神秘東方的文明,幫助他們那群白皮蠻夷進化成為體面的文明人。”
總參謀部上下早都打滿了雞血。
不過那是將來的規劃,眼下朱允炆的目光還無暇顧及歐洲,他更在乎和重視的,是盛典前帶著鄭和在科學院參觀的新物件。
“種子培植的事情,交給內閣去做就成了。”
對于鄭和急切的去大肆贊賞那些高產的農作物,朱允炆卻一丁點激動的情緒都沒有。
大明眼下的糧食都吃不完,真沒有必要去興沖沖的大面積種植所謂的番薯、玉米和地瓜。
“那些種一定是要種的,就當做是讓老百姓的餐桌上多一些吃的,包括辣椒什么的副食品,根據市場需求吧,需要多少就種多少。”
大面積的去種植這些新物種,破壞已經穩定的食譜和農副產品良性運轉的市場,那不就成腦子有坑了?
“一些土地貧瘠地方可以推廣著去種,而后用比較低廉的價格賣到印度去。”
靠著地瓜、土豆這種高產種植物續命的國家只配稱之為糊口經濟,餓不死人但也極度貧窮,用來養活印度正好。
畢竟印度可是大明眼下最需要的原始勞動力供應地。
“跟這些農產品比起來,你帶回來的橡膠可比農作物更重要的多。”
這次鄭和從美洲帶回來的各類特產將近五十種,雖然說大多是農作物,但是橡膠樹的引入顯然對此時的大明來說,才是最最重要和最有使用價值的。
逛著占地極廣的科學院,朱允炆引著鄭和走進一處封閉性和安全性都極強的一處車間。
“朕給你看個好東西。”
進入到這處車間之后,鄭和的眼便直了。
他的眼前,是一個巨大無比,又極其復雜的一堆機械結構。
莫成守在一邊,一直都沒有說話,直到朱允炆點了將。
“莫成啊,你跟咱們的鄭大都督好好介紹一下,這堆兩三丈高的物件是什么。”
鄭和看向莫成? 眼神中的震撼還沒有散去。
這還是他第一回見到如此繁瑣復雜的機械組件。
“自動抽水泵組合裝置。”
莫成簡明扼要的直接說出了名字? 引著朱允炆、鄭和等人圍著這套機械裝置介紹著各個組成零件,最后來到旁邊一處水池。
一個小小的鐵制把手和其下端處狹窄的圓形瓶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探索|
福州市|
雷山县|
孟津县|
府谷县|
方正县|
荣昌县|
贵德县|
山丹县|
佛坪县|
焉耆|
苍溪县|
砀山县|
龙泉市|
瓦房店市|
辉南县|
积石山|
阳原县|
都安|
耒阳市|
千阳县|
舒城县|
奎屯市|
乐山市|
望都县|
三穗县|
襄汾县|
鲁甸县|
盖州市|
淅川县|
本溪市|
平潭县|
武夷山市|
响水县|
凤庆县|
南投市|
垦利县|
合水县|
盐池县|
离岛区|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