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明聯大典(七)-《日月永在》
第(2/3)頁
這是一支不負責打仗,其職責只是負責國旗、軍旗的升降保管。
但這個營,又是全大明最難進的一支隊伍。
三代根正那是最起碼的門檻,你說你一孤兒尋不到祖上的根那就別指望了。
等滿足了這一點之后,接下來才是大面積的遴選。
身高、體重都有要求。
這支隊伍每天練習的項目極少,除了隊列、升旗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別的,所以也因此被軍中戲稱為‘這就是一支儀仗隊,花架子。’
對這種戲語,這護旗營的營正反而看的很開,一句話就能嗆回去。
“要是連我們護旗營都要上戰場的時候,那說明你們全是廢物。”
雖然這支隊伍打仗未必是個能手,但儀容外貌著實是相當加分。
這些兒郎們,一個個英武俊逸,即使是在行進中,也個個如雕塑般,千人如一,毫無瑕疵偏錯。
橫看豎看,除了標位的那一個,你甚至無法透過排頭兵看到他身旁身后的其他人。
自護旗營方陣之后,便是明聯各國參閱的隊伍。
暹羅方陣、日本方陣、印度方陣、南緬方陣、南華方陣。
朱允炆本是不對這些盟國的隊伍報太多的希望,但真當拉出來參閱的時候,連朱允炆都驚愕了。
這水平一點都不比京營的精銳的差!
“苦練數年,今日能讓陛下您滿意,便是他們畢生的榮幸了。”
朱允炆身后幾名盟國國王都臉上有光。
為了今日這場大閱,早幾年這幾國國內可是玩了命的下狠手來操練。
練好的有賞,練不好的就是一頓鞭撻。
這些盟國的方陣一樣穿著最新式的明聯制式武裝,以齊步推進的方式行進著,直到抵趨到承天門檢閱處的位置時,便齊齊將抗在肩膀處的槍支變成了端槍正步的方式。
雪亮的刺刀幾乎直直抵在前面戰友的脊梁后,卻是轉頭看向朱允炆。
數千人的方陣同時開口,呼出山崩海嘯一般的“明聯萬歲,皇帝陛下萬歲!”
短短幾年的時間,這些人或許還沒有一嘴流利的漢語,但這句話卻是說的字正腔圓。
幾年練一句話若在練不會,那就沒資格來參閱了。
“明聯萬歲,皇帝陛下萬歲!”的口號一遍緊跟著一遍的響起。
緊跟在盟國方陣之后的,便又是大明的軍陣。
南京軍事學院方陣、步兵方陣、海軍方陣、錦衣衛方陣都依此通過。
壓軸的則是騎兵方陣和炮兵方陣,
最奢華華貴的,莫屬騎兵方陣了。
橫四十縱二十的騎兵方陣,清一色的阿拉伯高頭馬。
而這些騎兵身上穿的,則是通體鍍金的全身鎧,甚至連頭盔面罩都配了個齊整。
胯下戰馬亦披全甲。
這是一支效仿馬穆魯克具甲騎搞出來的全甲騎兵,盔甲通體鍍金。
別管打仗用不用的到,最起碼看起來的視覺效果那是拉滿的。
閱兵,要的就是看的過癮。
而這支騎兵也沒有如之前經過的方陣那般抱槍,反而一個個抽出了腰間刀鞘內的雁翎刀。
說這是雁翎刀有點不太準確,刀身比傳統的雁翎刀更長也更薄,刀身自刀尖處至刀把,更是烙了紋路。
一道璀璨的金色龍紋。
這支騎兵抬臂將刀舉起,而后引至胸前,刀背距離鼻梁不過一指之隔。
“吾皇萬歲!”
跟奪人眼球的這支騎兵方陣比起來,排在最后的炮兵方陣便是顯得黯然失色了許多。
黑漆漆的洞口有什么好看的。
但當這支方陣經過的時候,承天門上所有的盟國觀禮人員,無不感覺腿軟。
這才是真正的戰爭之王啊。
巳初整點,掐表一般的整個閱兵分列式結束了。
民眾的情緒更加高漲和亢奮。
一整夜的受凍全值了,所有人都感覺周身上下一片發熱,胸腔處滾燙無比。
也是這個時候,承天門樓上的朱允炆向前走了三步,踏上了準備好的講話臺。
人群不約而同的安靜了下來,剛剛還無比喧鬧的閱兵現場忽然便安靜的沒有一絲聲音。
朱允炆靜靜的俯瞰著城門樓下十幾萬百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关岭|
西和县|
台州市|
高州市|
城口县|
南雄市|
信阳市|
西峡县|
广州市|
建宁县|
太康县|
繁峙县|
西和县|
郸城县|
乌海市|
泊头市|
稷山县|
尉犁县|
石棉县|
开鲁县|
焦作市|
辽中县|
南漳县|
哈密市|
尚义县|
金寨县|
宣汉县|
昌平区|
宜都市|
抚远县|
中牟县|
昌都县|
文安县|
榕江县|
大宁县|
东安县|
定日县|
安平县|
淮南市|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