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安排(下)-《日月永在》
第(2/3)頁
每月發俸,一家五口對付吃喝便足,余下的全被于謙捐給了杭州大學,于謙甚至沒想過給自己的孩子留點積蓄。對于這種在外人眼里簡直是有些過于不可理喻的行為,于謙是如何解釋的?
“古訓,子孫如果賢能而錢財多了,則對他們的才智有所損害;子孫平庸而錢財多了,則會讓他們更加墮落,所以讓子孫自食其力才是最好的選擇。
學生是大明、國家、天下的未來,我們這一輩官員終究有退下來的一天,這個天下終究是學生、是未來的天下,他們可以得到更優質的教育、更舒適的成長環境、更齊全的教育設備,這個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這也是為什么我要把所有的財富都捐給學校的原因。
于某之子,或有棟梁之才、或可小富偏安、或為碌碌之輩,皆系其自身是否自律、自強、自重,但無論如何,都應有為民族為國家效力之心,因而,錢財留給子孫毫無益處。”
當時這番話從杭州盛起而傳進北京的時候,可屬實讓朱允炆、許不忌兩人皆肅然起敬。
這段話更是被刊登兩報,抄送天下,內閣甚至開了一堂閣部專題學習會。
這也是于謙年紀輕輕,就可以從杭州知府的位置直接躍升到北京的根本原因。
無論是朱允炆還是許不忌,都將于謙當成了未來的首輔在培養。
讓于謙來接許不忌的班,絕對是兩代人之間的偉大傳承!
也是偉大這一品質的傳承和延續。
偶有時,朱允炆會同許不忌感慨‘卿有一個好的接班人了。’
每當此時,許不忌也會回上一句‘陛下的接班人亦可如此。’
培養一個滿心滿眼都是國家和人民的接班人,兩代人、三代人、世世代代的帝王君臣都如此,那這個國家何愁不永世強盛、何愁人民不幸福。
所以,朱文奎夸于謙的時候,語氣是極其真誠的,他是打心眼里敬佩于謙的為人。
“咱倆之間,十幾年交情了吧。”
朱文奎感慨一句:“從當年一道在湖畔學院上學,先是同窗讀學,今又同朝為官。到如今,你也貴為北京知府,封疆大吏了。”
“是啊,時間過得可真快。”于謙撩開車簾外看,觀北京風景,亦有目眩神迷之感:“曾幾何時,何曾會想過,于某微末之才,會成為這宛如天都般城市的父母官。”
這一句倒是提醒了朱文奎,于謙長這么大,還沒來到過北京呢。
“你是沒見過小二十年前的北京。”
朱文奎笑笑:“那時候我還小呢,跟父皇一道北上去漠庭,那時候北伐草原才剛剛開始,徐玉和做北平布政使,這北京啊,就是一軍備重鎮,雖不說戰火殘垣吧,也是蕭瑟凋敝的很,短短幾十年,到成這景象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清苑县|
双牌县|
调兵山市|
恩平市|
德钦县|
项城市|
襄樊市|
资阳市|
梅河口市|
体育|
洛南县|
营山县|
油尖旺区|
西城区|
云南省|
双流县|
厦门市|
乐都县|
辰溪县|
曲阳县|
襄樊市|
凤城市|
顺昌县|
额济纳旗|
忻城县|
上犹县|
永宁县|
海晏县|
连南|
通州市|
葫芦岛市|
密山市|
绥江县|
琼中|
永胜县|
清苑县|
清苑县|
子长县|
永泰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