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四十五章:大風暴前夕(一)-《日月永在》


    第(1/3)頁

    來到南京,把該見的人見一遍,該拜會的拜會到,朱文奎到底還是要把注意力暫時轉移開。

    總得辦正事吧。

    他又不是專程跑來就奔著朱文圻一個人,可還帶著一個調研組呢。

    南京知府衙門上下都翹首等著陪調研組開展工作,視察地方,整天在招待所趴窩待著那成什么樣子了。

    真要干出這么消極怠工的事來,就按許不忌那脾氣,朱文奎縱是大皇子,許不忌都能跑到乾清宮,追著朱允炆告他朱文奎的狀。

    調研組的第一站,便是先走了一趟鎮江。

    鎮江在南京的東面,兩城離得很近,僅一百余里,原先也統屬南直隸,后來南直隸拆分成江蘇、安徽兩省之后,鎮江升格為鎮江府,屬江蘇布政使司管轄。

    鎮江臨近長江口,是大明國內漕運的主要城市,鎮江船廠承包了超過四成國內漕運船只的訂單,也是江南各省糧食向北輸出的主要城市之一。

    “過了這丹陽往東南,就是常州、蘇州和上海。”

    金山湖畔,一群官員觀望風景,沿著湖畔邊的小道漫步。

    鎮江當地的陪同官員走在朱文奎的身邊,向后者介紹著其眼前看到的一切:“過了這金山湖,外聯運糧河,往北近長江就是鎮江運船一廠。”

    一說起鎮江運船廠,這名官員的臉上可就得意了起來,這算是他主政后最出色的政績。

    原先的鎮江造船廠被一分為二,一廠就是只負責國內漕運船只的建造,而二廠則搬到了往東南七十余里,專司大型海船的興造。

    兩廠一分,各司其職,鎮江府當地又定了績效獎勵指標,兩廠從一家人變成了競爭關系,這幾年卯足了勁的投入生產工作,成為了鎮江當地財政的主要收入支柱。

    鎮江只有四個縣,是小府,但依托這份產業,財政經濟不僅超了常州府,眼下更是直逼蘇州府,妥妥的黑馬姿態。

    “鎮江的工作本宮都看在眼里,也會一并寫進此次調研的報告中,回轉北京自然要遞呈內閣閱覽。”

    一句肯定,讓鎮江知府的臉上笑開了花。

    有功則賞,賞則重賞;有過必罰,罰則重罰。

    這是許氏內閣的特點。

    一省布政很可能因為一個錯誤就被摘去官帽子,而一個知府也可能因為一次立功直接成為一省布政。

    這種提拔與罷黜的人事任命在大明官場屢見不鮮。

    用許不忌的話來說,這種方式的賞罰就是給各省府地方官員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也是給地方官員明確的警告。

    只要工作干得好,飛黃騰達少不了。但只要有一天懶惰空怠犯了錯誤,那一輩子就都不用操心政事了。

    如此高壓的從政環境,也就免不得地方一邊痛罵‘官不聊生’,一邊整日如坐針氈的勞心公事。

    “眼下,這鎮江船廠一共有多少工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灵川县| 嘉善县| 清水河县| 长沙县| 鹤庆县| 亚东县| 瓮安县| 平安县| 丰台区| 阳城县| 靖边县| 咸阳市| 潮州市| 宁乡县| 三明市| 莱阳市| 怀远县| 碌曲县| 贞丰县| 嘉鱼县| 乌鲁木齐县| 南昌市| 龙海市| 九龙城区| 阳春市| 新宁县| 丹东市| 金溪县| 洛隆县| 万荣县| 龙南县| 南阳市| 德格县| 科技| 平乐县| 赤壁市| 喀喇| 九台市| 平潭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