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后靈帝組建西園軍,征募四方勇士,丁原為交好統(tǒng)御西園軍的蹇碩,便派麾下從事張楊和張遼二人,各帶五百兵馬到雒陽投靠蹇碩。 但隨后蹇碩奪權失敗,被何進干掉,何進又進掌控西園八軍。丁原便急忙命張楊和張遼二人轉投何進,于是張遼便成了根紅苗正的中央軍。 之后何進聽了袁紹的餿主意,召各路猛將入京。又派麾下五名將領,到各地招募士兵進京以壯聲勢。 五路將領分別是大將軍府掾王匡,還有騎都尉鮑信赴泰山募兵;都尉毌丘毅赴丹楊募兵;以及,西園假司馬張楊和張遼去老家并州募兵。 就連張遼此時假司馬的職位,也是何進給提拔的——正因為如此,兩人第一次在司空府見面,張遼才會暗中幫襯何家。 而此時的曹操、鮑信鮑韜兩兄弟,都已承認是‘故大將軍舊部’,還當眾向何瑾行了禮。張遼要么撕破臉不認賬,要么也只能一同向何瑾施禮。 結果,自然如何瑾所料。 只見張遼深吸兩次氣后,還是乖乖地下馬,對著何瑾一禮道:“想不到,又見二公子大展神威了。” 那語氣......很是有些抱怨。想必此番施禮后,他心中已想著以后再看到這不要臉的貨,有多遠就趕緊躲多遠。 可不料,何瑾向四人回了一禮后,便道:“你們看起來好像有些矛盾呀。既然都是先父舊部,理應為大漢戮力同心才是。在下不才,愿替四位調(diào)解一番,不知可否愿給在下這個面子?” 四人一聽這話,當時差點都要炸了:你何瑾算個什么東西,有什么臉面讓我們給? 我們是看在你爹素來寬德仁厚的面子上,才同你攀談兩句,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更何況,這可是鬧出了人命的大事,你一個白身少年,有啥資格來調(diào)解? 可,可......說一千道一萬,人家何瑾就是不要臉。 抬出漢室和老爹的旗幟來,就是在狐假虎威:四人要么當眾承認不想為漢室出力,要么就背上薄情寡義的名聲。 否則,世人雖會覺得何瑾有些不知進退,但更會鄙夷他們四人忘恩負義。 曹操明顯第一個品出了這關竅兒,且也不想讓此事鬧得這么僵,便率先開口道:“有二公子仗義調(diào)解,曹某自無所不允。” 鮑信看到張遼吃癟,隨即也笑了,故意附和道:“全憑二公子作主。” 鮑韜似乎挺感恩何進的,道:“既然是大將軍之子,理應給個面子,在下也愿聽二公子的。” 剩下張遼一方孤立無援,一張臉都憋青了,真應了青鋒的面相。 但最后,他還是只能咬著后牙槽,郁郁不已地言道:“在下......便有勞二公子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