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二天,依然是錢氏做飯,趙氏和林慧娘母女倆則是往驢車上裝麥子——驢車是昨晚林文康放在林家的,說是方便她們用,而且他今天也要跟著去軋麥子。 吃完飯,母女倆便趕著車去了廠場上,錢氏則是等刷好鍋碗后,才鎖上門,帶著叔嫂一起出了門。 今天上午又是一個炎熱枯燥的上午,累倒不是太累,因為人主要就是趕著牛,倒是牛,要拉著石碌這么久,怕牛吃得不好掉膘,趙氏喂牛也是盡了心的。 *** 又忙了一天,總算是把家里的麥子都脫了粒,林文康當(dāng)即便跟林慧娘借了石碌,自家第二天也開始把麥子拉到場上開始軋麥子,而林家則是忙著曬麥子。 麥子是在場上曬的,每天早上吃完飯,林家人便趕來把麥子攤開,等到傍晚,再把麥子堆成堆蓋上。這幾天太陽都很好,曬了兩三天便差不多了,這天下午,林家人早早地便開始準(zhǔn)備裝麥子了。 在裝麥之前,還要進行一項很重要的活動,那就是揚場。 因為麥粒是摻雜著麥糠在土地上曬的,就這樣裝起來會連帶著泥土和麥糠一起裝起來,吃的時候不干凈,揚場就是必須的了,同時,揚場過后,還能增長麥子的保存時間。 因為要揚場,下午過來時,林家人便帶著木锨、掃把、袋子等工具來的。揚場時,林慧娘拿著木锨鏟起一锨麥子扔到高處,麥粒、麥糠、泥土便紛紛落下。趙氏則是拿著小掃帚輕輕地把麥粒掃到一起。 揚場時,有風(fēng)會更方便,只是風(fēng)可遇不可求,但沒有風(fēng),也不會得意揚場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掃干凈的麥子則是被裝進了袋子里,一家人都在忙,只有林文安滿場上追著蜻蜓亂跑。 過了一會兒,他噠噠噠地跑到趙氏身邊,獻寶似的把手舉到趙氏眼前,“娘,我抓了一只蜻蜓!晚上睡覺的時候關(guān)在蚊帳里,讓它吃蚊子!” 趙氏騰出手來揉了揉小兒子的頭,笑著夸道:“好,二郎真能干。” 林慧娘也問林文安:“二郎,就娘有蜻蜓抓蚊子嗎?大嫂和我跟你二姐呢?” “都有!我還沒抓到!”林文安皺著鼻子喊了一聲,他把手里的那只蜻蜓綁好,便又去追蜻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