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柱子也終于回過了神來,他看著林大根道:“大根啊,你有這好東西也不跟兄弟說一聲的。” “早就跟你說了,這不是我的,是我從大偉家借的?!? 劉柱子一拍腦袋,“我這不是給忘了嘛!好兄弟,你用完了借給我用用怎么樣?我家的麥子也還好多呢!” “這你得去問大丫!她家的東西,你問我我也做不了主?!? “行吧,那我抽空去問問?!? 劉柱子又看了一會兒,便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畢竟他家還有活兒呢,哪有時間讓他一直守在這兒看。 *** 在劉柱子圍觀林大根軋麥子的時候,林家也已經(jīng)用完了早飯。 林慧娘幫趙氏洗著碗,卻還有些心不在焉。 過了這一夜,她又覺得她昨天的想法有些不妥。 現(xiàn)在正是農(nóng)忙時分,能提高效率的工具、方法,自然是能早就早,她如果一直被動地等著村民們看到石碌引起好奇,那就太慢了,她得再想想別的法子才成。 在這個時代,若是想推廣一樣農(nóng)具,最好的法子莫過于官府出面,想到雖然只接觸過幾次,但卻能看得出來人品、官品如何的知縣鐘萃玟,林慧娘心里也有了底氣。 這樣的知縣,看來就是能為百姓著想的好官,既然這樣,那推廣石碌這種有利于麥?zhǔn)盏霓r(nóng)具,又哪里會有不幫著推廣的道理?畢竟這事兒要是辦好了,那可是于民有利、于國有利的大事,對政績又怎么會沒有幫助?哪個當(dāng)官的會不在意自己的政績? 這樣想明白,林慧娘也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樣,她想著,還是得先去里正家一趟。 這種大事兒,沒有撇開里正自家上的道理,雖然說也沒道理規(guī)定必須得叫上里正,但里正到底是對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來說,能接觸得到的最大的官員了(雖然里正并不是朝廷任命的),得罪了里正,對他們家以后的生活也沒太大的好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