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里正們一通欣喜,有反應(yīng)快的回過神來,問道:“大人,這石碌造價(jià)幾何?” 這人這么問了,其他還興奮著的里正也冷靜下來。 對啊,對百姓來說,工具好不好用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這個工具他們能不能添置的起。這石碌固然好用,但若是要花上好幾兩甚至十幾兩銀子,那沒有人會買來用。 一則太貴,他們舍不得掏這個錢,二來,即使他們咬咬牙掏出來了,但家里卻不一定能拿得出來這么多錢。 鐘萃玟身旁的師爺為里正們解答道:“這件事是大人派我來督辦的,我對這件事最清楚不過。做石碌的石頭對外形有要求,而開采出的石頭多少方形為主,因此,要把石頭打磨成圓柱形的,耗費(fèi)更大。石頭還要再穿一個孔,因此,一塊石頭的成本在三兩銀子左右。” “除了石頭,還需要用木頭打一副架子,這個價(jià)錢便低了,只需要半吊錢左右。拉石碌最好是用耕牛,或是驢子、騾子,若是家里實(shí)在沒錢,也可以用人力,只是會更辛苦些。” 師爺說完,里正們便開始盤算。 大禹朝一千銅板為一吊錢,也就是一兩銀子,三兩銀子加半吊錢,這個數(shù)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對一些實(shí)在是貧困的家庭,莫說是三兩銀子,就是一兩他們也不一定能拿得出來。而條件稍可的,三兩銀子半吊錢,雖然也會困難,但咬咬牙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至于說用牲口來拉石碌……雖然牲口的價(jià)錢高低不等,但買一頭牲口要花的銀子也不少,這些個村子里,家里能買得起牲口的到底還是少數(shù)。往年買不起牲口,現(xiàn)在他們照樣買不起。 不過聽說石碌可以人拉? 既然人也可以拉的話,那能添置石碌的想來就會多上很多,至于師爺說人拉會辛苦些?百姓在地里刨食,哪項(xiàng)活計(jì)不辛苦?甚至對莊稼地里的老把式來說,辛苦是他們最習(xí)以為常的。 這樣想著,還是有人提出上手試一試。對此,鐘萃玟都應(yīng)了,等里正們試了試,心里便更有底了。 “大人,小人這就回去問問,若是有人要,便讓他們拿著銀子過來。”當(dāng)即,孫里正便說道。 孫里正開了口,其他人也跟著開了口。 鐘萃玟頷首道:“你們?nèi)マk便是。只是石碌買賣需是自愿才成,你們不許強(qiáng)迫百姓。” 這么說,鐘萃玟是怕有些里正會想著給他面子,或者打其他的主意,即使是掏不出錢來的百姓,也要逼著他們來買石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