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了,大丫頭,”林文康的語氣有些躊躇,“咱們去紀家鬧了這么一通,會不會影響紀家人以后說親啊?” 沒想到會聽到這么一個問題,正準備咬包子的林慧娘嘴張到一半愣住了。 她保持著目瞪口呆的狀態看著林文康,好一會兒才把下巴收回去。她咬了一口包子,問到:“三哥,你怎么突然這么想?”有點圣母啊!啊不,是圣父。 林文康抬手抹了把汗,“就是突然想起來,咱們在紀家還看到了兩個小姑娘。” 林慧娘摸了摸下巴,說道:“三哥,我是這么想的。首先,是他們先來鬧咱們的,咱們這屬于正當防衛。紀家人說親說親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但沒辦法,誰讓這是他們家的人鬧出來的事呢?那兩個小姑娘會因為紀二丫影響自己的親事,也是沒辦法的事,你總不能讓咱們吃了虧還跟他們說:你們來的對,說的對,我們馬上就八抬大轎把你們姑娘娶進門。” “三哥,咱們還不知道紀家人是不是只來了咱們村才這么說的,但如果他們還在別的地方也這么說了,那你現在已經是個玩弄清白姑娘的登徒子了。不只沒有好人家會愿意把女兒嫁給你,就連咱們家還沒成親的幾個兄弟姐妹,也都會被人說,哦那就是大林村把別人家好姑娘肚子搞大了卻不負責的登徒子的弟弟/妹妹啊!” 林慧娘一番話說下來,說的林文康羞紅了臉。 他抓抓頭發,有些手足無措,“大丫頭……我對不起你,你為了我頂著大太陽東奔西走,我還這么浪費你的苦心,我真不應該我!” 林慧娘輕輕“嗯”了一聲,沒說別的,只是又咬了一口包子。 林文康拿不準她是不是生自己的氣了,也不敢說什么,就一邊趕車,一邊偷偷摸摸地回頭看看林慧娘。 林慧娘倒也沒怎么生氣。 因為這種因為家里一個人做了錯事,其他人也因此而連累被別人指指點點的事情,其實哪怕是到了她穿越前的社會,也依然無法避免。 大城市里相對會少一點,而在農村,這種情況會更多一點。 林慧娘有段時間鄉下跟著老鄉一起做農活,吃飯的時候就曾聽人說,村子里有個姑娘在外面打工,結果過年的時候大著肚子回來了,家里人問孩子父親是誰,那姑娘死活不說,只說自己要把孩子生下來撫養大。 那姑娘在村子里,只要出門,就能聽到別人指著她說不自愛、小小年紀就跟人亂搞。那姑娘小兩歲也輟學打工的妹妹說親都找不到條件好一點的,因為人家說:怕哪天你們姑娘也跟她姐姐似的,給我們家帶回來一個不知道爹是誰的孩子來。 后來,她妹妹還是打工的時候找的外地的對象,才把自己給嫁了出去。 一開始,她想到紀二丫的兩個妹妹心里也覺得心虛。那是兩個小姑娘,紀二丫做的事不該連累到無辜的她們身上。 只是一想他們林家。 雖然紀父紀母找過來的時候劉翠花就已經揭穿了紀父紀母的陰謀,但即使當時看熱鬧的鄉親們都相信林文康是無辜的,也也架不住他們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傳出去,再經過一些無意的“藝術加工”,被人誤認為林文康是真的做了,才會被苦主找上門來。 流言是非常可怕的,到時,林文康身上就會多出來一個人品惡劣的標簽,甚至就連其他兩房家的孩子也會被帶累。 她不打算輕易找個男人嫁了,但她總得為林麗娘、林文安,甚至還有家里的小饅頭考慮。 這么一想,相比起自家人以后深受流言的困擾,她更傾向于在一開始就把這鍋甩出去,反正他們林家本來就是無辜的。 林慧娘咬著包子想,她可能就是個惡毒的女人了吧。 *** 這一路上,兄妹兩人說的話屈指可數,林文康倒不是還在認為林慧娘生著氣,在路上,林慧娘說了一句“到底是讓自家人被別人指指點點、兄弟姐妹說不上好的親事,還是讓別人家這樣,你好好想一想”,之后林文康便在沉思。 林文康趕著驢車進了大林村,他先把林慧娘送回家,在林家門口,他才對跳下車的林慧娘說道:“大丫頭,你說的話我都想明白了,是我太笨了,讓你為我想這么多、操這么多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