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豆芽兒不僅讓大林村的鄉親們自家的飯桌上多出來了一樣吃食,更是讓大林村的鄉親們在這個冬天,不必跑得太遠,就能賺到錢。 雖然隨著村子里發出豆芽兒的鄉親越來越多,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意,有許多人都走得很遠。但即便是如此,這錢也得來十分容易了。往年若是出去找份短工,雖然賺的錢當時看起來不少,但活兒都很累。 然而眼下,不僅要比出去打短工輕松些,就連掙的錢也要比打短工多。 雖然有很多人寧可繼續吃白菜蘿卜,也不舍得花上兩個銅板來買豆芽兒,但到底還是舍得花錢的人多,一天下來,只要自己帶的豆芽兒足夠,買上一百文錢也不是做夢。 即便后來還要去買豆子回來,但豆子向來價賤,就算是加上出去買豆子的錢,也還能剩下不少。 大林村的鄉親們熱火朝天地賣著豆芽兒,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臘月便已經過去了一半兒。 *** 林慧娘這段時間過得很是滋潤。 家里沒有了綠豆,她只好從外面買了些綠豆回來,所幸發出來的豆芽兒不用再往縣城幾戶人家送去,買來的這些豆芽兒足夠母子四人吃的了。 原本還要去搜尋些柴火回來燒炕,但后來就連這活兒都不用趙氏與林慧娘母女兩人搭手了。 因為趙氏的徒弟們都來上門孝敬師父了。 說起來這些徒弟,還是天熱的時候,鐘萃玟選出來跟著趙氏學習盤火炕那時候收下的。鐘萃玟當時便同這些學徒說了,讓他們將趙氏當成正經的師父來看,而做人徒弟的,就是要經常去給師父幫幫忙,過年過節的孝敬更是不能少。 秋天的時候,趙氏沒讓這些個徒弟來,倒是自入冬以來,他們便三五不時地背著些木柴給趙氏送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徒弟們的支援,才讓趙氏與林慧娘沒用各處去拉柴火。 而眼看著進入了臘月,這些徒弟更是結伴往林家來了。 這還是自從從林文仕那兒聽說縣里支援了幾個會盤火炕的人,到府城去幫著盤火炕之后,第一次見他們,她心里不免有些好奇,“我聽我哥說,縣里有會盤火炕的去府城了,你們怎么沒去啊?” 其中最為年長的劉三說道:“也是趕巧了,那段時間,我么幾個都各有事情脫不開身,索性也就沒去。他們現在還沒回來呢,眼看著這都臘月了,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回來過年。” 林慧娘覺得有些好笑,“肯定能回來的嘛,鐘大人不會讓他們一直干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