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片刻之間,陸離就構建出了一個野戰陣地。這是俞大猷研究出來的,對抗騎兵的“車陣”。 當然,車陣不是關鍵。 關鍵在于……后世的鴉片戰爭中,僧格林沁率領十萬騎兵,沖擊八國聯軍一萬六千人組成的軍陣,然后被打了個全軍覆沒。 或許如今的韃靼騎兵,比起幾百年后的子孫后代要強一點,但是……這仍然是一場必輸的戰役。 馬蹄飛踏,鐵騎馳騁! 韃靼汗率領五萬騎兵,正面沖擊陸離的前陣。與此同時,三個萬人隊,分別攻向陸離的后陣和左右側翼。 對于陸離擺出來的車陣,韃靼人根本沒有在意。 區區馬車,也想阻擋縱橫無敵的鐵騎? “殺!” 韃靼汗高舉長刀,揚天一聲怒吼。 “殺!” 瘋狂的大吼中,八萬鐵騎如同怒潮海嘯一般,從四面八方席卷而來。 “全軍聽令。接敵人八百米,覆蓋射擊。不用節省彈藥?!? 陣列排槍射擊就有這個好處,根本不用具體瞄準某個敵人,只需要瞄準敵方軍陣的大致方向就行。 至于炮兵的話,火炮的射程自然不是只有八百米。 關鍵在于……如果打早了,火炮轟擊就把韃靼騎兵打崩了,一旦他們逃跑的話,陸離的步兵根本追不上。 “前方接敵八百米!” 韃靼騎兵四面合圍,沖鋒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同步。韃靼汗的五萬騎兵最先接近八百米范圍。 “開火!” 令旗揮下,一百門火炮和一萬四千支步槍,一齊發動了攻擊。 一百枚開花彈落到了韃靼汗率領的五萬軍陣中,炸得人仰馬翻。 一萬四千步兵的一輪齊射,一萬四千發子彈從騎兵陣列中掃過,瞬間打翻一大片。 “左翼接敵八百米!” “右翼接敵八百米!” “后陣接敵八百米!” 下一刻,三個萬人隊已經沖到了八百米距離。 “各自應戰!” 一聲令下,前營應對韃靼汗的五萬騎兵,左右營和后營,應對三個萬人隊。 一時之間,硝煙彌漫,烈焰翻騰?;鹋谵Z鳴之聲不絕于耳,一顆顆炮彈轟入敵陣,炸得人仰馬翻。 密集的子彈如同狂風暴雨,橫掃著四面八方沖來的韃靼騎兵。 這一刻,大同城樓上,無數守軍兵將緊張的關注著戰況。 至于出兵接應或者救援,大家都很默契的根本不提。跟韃靼在城外野戰?呵呵!誰頭鐵誰上,反正老子是不會去的。 炮彈在轟鳴,子彈在呼嘯。 整個戰場彌漫著濃烈的硝煙。 在狂風暴雨一般的猛烈打擊下,進攻后陣和左右兩翼的萬人隊,首先崩潰了。 一個萬人隊,在二十五門火炮,五千步兵的狂轟濫炸之下,能堅持幾分鐘已經算很有戰斗意志的了。 三個萬人隊打崩了,僥幸逃脫的零散韃靼騎兵,驚慌失措的狼狽逃竄。 空出手來的左右兩營和后營,馬上調轉方向,跟前營一起,痛擊前方沖鋒的五萬韃靼騎兵。 一百門火炮猛烈轟炸,一萬四千支步槍急速射擊。 韃靼汗率領的五萬騎兵,毫不意外的也被打崩了,就連韃靼汗都被一發炮彈炸上了天。 大部分韃靼騎兵倒在了沖鋒的路上,零散的韃靼騎兵豕突狼奔,四散奔逃。 勝了! 一戰擊潰十萬韃靼騎兵,殲敵無數。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這是神話一般的戰績! “大明威武!” “將軍威武!” “萬勝!萬勝!萬勝!” 大戰結束,黑衣軍士們齊聲吶喊歡呼。 大同城樓上,守城的兵將們,也跟著放聲高呼。 如同海嘯山崩一般的吶喊聲,在這片硝煙彌漫的天地之間久久回響。 縱橫天下無敵手的大明雄軍,又回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