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澳洲這片土地,面積不下于中原。” 陸離登上易金諾港口背后的山嶺,伸手劃了一圈,“這片不但資源豐富,而且是天然的牧場。” 澳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鐵礦石、鉛、鎳、金紅石、銀、鈾、鋅和鋯資源,第二大的鋁土礦、褐煤、鈷、鈦鐵礦和鉭資源,第三大的銅和鋰資源,第四大的釷資源以及第五大的黑煤和錳礦資源。 另外,澳洲草原是天然的牧場。隨便丟一些牛羊進去,沒有天敵的情況下,繁殖速度會嚇死人。 要知道,后世的澳洲連兔子都成災了啊! 當然,以大明如今的條件,還不具備全面開發澳洲的能力,只需要占下來就行了。 在易金諾港口留下一支駐守部隊,卸下一些物資,分配了一萬天竺勞工,讓他們修建易金諾基地,陸離帶著艦隊繼續南下。 易金諾港口基地的補給和后續建設,由對面的幾內亞基地進行物資補充。 沿著澳洲海岸線一路南下,分別在后世的陽光海岸和悉尼,設置了兩個基地。 留下駐軍、物資、勞工和部分船隊之后,陸離率領剩下的艦隊,橫渡塔斯曼海,抵達對面的新西南飛靈頓。 新西南飛靈頓,將作為陸離前往南美的前進基地。 各種物資卸下,軍隊駐扎,勞工入駐,運輸艦隊開始返航,繼續從南洋輸送各種物資,用于澳洲和新西南的基地建設。 勞工也在軍隊的指揮下,開始用運輸艦運送過來的磚石水泥,修筑港口和建筑。 當然,在飛靈頓基地修建磚窯、水泥窯,甚至在附近種植土豆等農作物,也是必須的操作了。 飛靈頓附近也是有煤礦的。雖然不是大型煤礦,用來維持驅逐艦隊的燃煤和燒磚燒水泥,還是足夠的。 這個年代的澳洲和新西南,幾乎是沒什么人的。 澳洲大陸只有幾十萬土著,新西南就更少了。如今擁有幾萬勞工和三萬軍隊的飛靈頓,已經是新西南最大的人口聚集區了。 接下來就是瘋狂的基建。 即使是在大明朝,基建狂魔的本色仍然不能丟。 …… 在陸離一心忙著搞基建的時候,黔國公、戚繼光和俞大猷,也在組織艦隊,準備向西方進發。 因為燃煤的問題,黔國公三人聽從了陸離的建議,沒有使用蒸汽驅逐艦,而且他們也弄不到這么多蒸汽驅逐艦。 如今的鄭媛,已經在峴港基地建造了南洋造船廠,全部產能都用來建造蒸汽客輪和蓋倫式武裝運輸艦。 金山造船廠那邊,除了在不斷的生產鎮海驅逐艦,也在生產蓋倫式武裝運輸艦。 即使如此,黔國公三人的訂單數量太大,三個月下來,鄭媛也只能交付了一百艘蓋倫式武裝運輸艦。 好在蓋倫船的技術,大明各處的私人船廠都掌握了。這當然是陸離授意之下,讓鄭媛廣泛傳播的。 如今的大明海面上,載重量小的福船早就淘汰了,變成了南洋諸島的近海運輸船。遠洋運輸主要是新式寶船和大型蓋倫船。 天竺龐大的市場,讓大明海商拼命的發展海運業,生怕貨船不夠,生怕載重量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的造船業十分發達。黔國公三人采購蓋倫船還是很順利。 這些蓋倫船,只要拿到峴港或者金山衛船廠安裝一下火炮,就是強大的風帆戰艦了。 嘉靖四十三年六月。 沐朝弼、戚繼光和俞大猷,組建了一支由四百艘大型蓋倫式武裝運輸艦組成的龐大艦隊,裝滿了槍支彈藥,航海物資,滿載著五萬大軍,揚帆出海,遠征西洋。 對于這種能夠搭載上千噸貨物和五百名士兵,還安裝了二十四門后膛火炮的戰艦,被陸離稱為運輸艦,黔國公三人是嗤之以鼻的。 這還叫運輸艦?誰家的運輸艦火力這么猛?不能看它裝得多,就叫它運輸艦吧? “揚帆起航!” 黔國公意氣風發,持刀指向西方。 身后,一艘艘巨艦揚起風帆,沿著天竺海岸線一路向西。 龐大的艦隊乘風破浪,很快就抵達了西征的第一站——波斯。 只不過……眼前的情形有點復雜。 波斯沿岸各處的港口和城鎮,到處都是破敗景象,似乎不久之前才遭遇過一場戰爭一般。 這支高掛著日月大旗的龐大艦隊,沿著波斯海岸前進的時候,岸邊的波斯人駭得驚聲尖叫,狼狽逃竄。 “這是啥子情況哦?” 黔國公只覺得滿頭霧水,有些搞不清狀況。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很顯然,這就是越國公把倭寇驅逐出來導致的后果了。 被大明攆得狼狽逃竄的倭寇,就已經把波斯狠狠的捶了一頓了。 艦隊繼續前進,當眾人抵達波斯灣,來到阿巴斯港口的時候,前方的海面上,出現了一支可憐兮兮的“艦隊”。 如果這些大明漁民都不用了的小舢板也叫艦隊的話,艦隊規模還是不小呢!足足幾百艘船。 “這種小舢板,我們前進的時候掀起的海浪大了一點,都要掀翻它們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