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的時候,戰(zhàn)斧娛樂練習室里就擺上了七張古箏。 韓嵐也來了。 古箏和古琴譚綸都會,但目前只教給練習生們古箏。 這個世界的華國民樂同樣不怎么流行,很多人不是說古箏古琴傻傻分不清,而是壓根就沒聽說過這兩個玩意兒。 知道人也主要是通過看古裝劇里才知道的,但在他們印象中,古箏古琴差不多一個意思。 但實際上,古箏和古琴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古琴只有七弦,故而又稱“七弦琴”;古箏的弦數(shù)就多了,通常有十三弦、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目前用最多的是二十一弦,譚綸教的也是二十一弦琴。 弦數(shù)更多,其實也意味著能彈奏的音域更廣更細膩,但相對應的,學習難度也會高很多。 所以就學習難度而言,教古琴應該會更合適一些,但實際上不能光考慮學習難度。 比起古箏,古琴更講究意境,很多東西只能靠一個“悟”字,否則哪怕曲子分毫不差的彈奏出來了也沒有靈魂。 “高山流水遇知音”說的就是古琴,不只是對演奏者有要求,對于聽曲子的人也有要求,要有足夠的想象力。所以很多人聽古琴演奏其實是聽不出什么東西的,平平淡淡的還不如古箏好聽。 這就考慮到了表演性,古箏的表演性更強,不一定要求聽眾非要像聽古箏那樣去感悟意境。 所以就表演性而言,古箏也更適合他們 學習古箏真的很累,不說別的,單是將手懸空穩(wěn)穩(wěn)放在琴上彈奏一曲下來,很多人手臂都酸了。 而且不同于鋼琴,鋼琴是通過琴鍵帶動琴槌去敲擊琴弦發(fā)出聲音,古箏則是直接使用手指去撥弦,各種力度、角度都是有講究的,指法繁多。 對于練習生們而言,最難的可能也就是這些指法了。至于手臂酸痛什么的,太極練這么久早就適應了。 下午彈的曲子叫《竹林聽雨》,也是一首比較入門的曲子。 練習生們已經(jīng)練習有一段時間了,但韓嵐沒彈過這首,還需要先熟悉熟悉譜子。 譚綸自己先簡單彈奏了一遍,然后就讓練習生們挨個彈奏過去,一個個幫他們糾正。 事實上古箏教學的確是一對一教學比較好,不過一次教六個也沒太大問題,就是老師累了點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