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逃人案始末-《閑臣風流》
第(1/3)頁
所謂逃人案,就是指古時候大戶人家的下人或者奴仆逃跑,獲取個人自由的過程。
在封建社會,丫鬟和奴仆對主人家是絕對的人身依附關系,當初賣身到主家的時候都簽了賣身契,屬于主人的私產。若是做錯了事,任打任罵,只要不出人命,也沒有人管。
遇到沒人性的主人家,奴仆和丫鬟們是實在經受不住非人的折磨,就會逃亡變成流民。不過,因為明朝實行的是嚴格的戶籍制度,想獲取自由卻不容易。
在這個時代,過里要通關文憑,住店要路引。沒有有相關的手續,像這種逃人通常走不過百里就會被人捉住。對于這一點,曾經逃亡萬里的周楠實在是太清楚了,按說這案子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聽到那個書吏說起這事的時候,周楠心中還不以為然,甚至笑主家傻:案子是那么好報的,屁大一點事也請衙門幫忙,嫌手頭的錢多沒地方燒包?衙門向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這案子若是破了,衙役辦案的茶水、鞋襪你總得出吧?縣丞那里也少不得給一份,算下來三五兩銀子跑不脫。而以現在的人市場的人口價格計算,一個普通丫鬟也就二三兩銀子罷了。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可干不得。難不成,逃跑的這個女子生得國色天香,主人家非要得之而后快?
帶著這個疑惑,周楠定睛朝手上的卷宗看去,原來和他預想的不同,失蹤的這個婦人并非普通大戶人家的小妾、丫鬟,而是梅家的兒媳婦,單名一個素字,平常被人喚著素姐。
她并非是良家女子,而是罪官子女,據說她的父親以前本是一個京官,后來懷了事,忤了朝廷,被判了斬刑,家人充軍的充軍、發付教坊司為奴的為奴。這個素姐三歲的時候就進了教坊司,在十四歲那年,恰好梅大公子游學京師,見她可憐,就出錢贖了身,娶其為妻。
按說一個公子哥兒娶一個教坊司的女子為妻好象不太合適,不過,素姐當年年紀小,尚未破身。而且,人家好歹也是官宦子女,身份也算過得去。世人對她甚是同情,梅家娶了這么一個女子不但不覺得丟人,甚至還面上有光。
只是,這素姐也是可憐,嫁給梅公子不久,剛回到安東縣夫家不幾日,丈夫就死了。于是,她就成為一個寡婦,在梅家一住就是十年。
在寡居的這些年中,素姐倒是遵守婦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侍奉公婆,盡到了一個兒媳婦的本分。可是,就在四天前,素姐在后院洗衣裳的時候突然不見了,估計是上了路過的船只逃跑了。
原來,明朝的安東縣城中河流水道縱橫,大有蘇州城中小橋流水人家的味道。大戶人家的宅院多是臨水而居,圖的不過是洗刷、取水和交通方便,各家都有自己的小碼頭。
若是素姐有心逃跑,只需跳上小碼頭上的一條船,劃了槳,輕易就能離開安東。
見兒媳婦失蹤,梅家的人也急了,尋了幾日實在尋不到人,只得報到安東縣衙里來。今日恰好史知縣不在,接手這件案子的是歸縣丞,然后就著落到周楠這個班頭助理頭上來。
看完卷宗,周楠摸了摸下巴,就問:“這個梅家究竟是哪個梅家,衙門沒上門去錄口供嗎,這狀紙和口供也不甚翔實,根本就看不出來,還需上門去問問才好。”
那個書吏突然笑了笑:“周楠你真要上門去問案?”
周楠點點頭:“要想查出此案,還是要問問當事人才穩妥。不然光憑這幾頁紙,我又能知道什么。就算那素姐站在我面前我也認不出來,要怎么去找?”
書吏:“周楠,別人去得,你可去不得,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主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滦南县|
琼结县|
永济市|
朝阳县|
巴东县|
湖南省|
辛集市|
思茅市|
星子县|
吉木萨尔县|
台湾省|
桑植县|
闽清县|
沙湾县|
吉安县|
屯留县|
寻甸|
石泉县|
洪雅县|
三门县|
彭阳县|
禹州市|
肥乡县|
梁平县|
衡阳市|
红河县|
襄汾县|
桂阳县|
永济市|
大冶市|
攀枝花市|
平陆县|
湖州市|
常州市|
涡阳县|
从化市|
万山特区|
顺义区|
枣庄市|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