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依又能如何,人家只讓你打了一張欠條,你中不了,那欠條自然做廢,你又沒有什么損失。難不成還要扭送他進(jìn)衙門,科場作弊,賣方固然要受到國法懲處,你做為買家,一樣跑不了。”周楠緩緩道:“若是中了,人家自然可能拿著條子上門要錢。世人都知道顧言好《論語》自道要效法宋時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他做官后,每次給考生出題,都是《論語》只要是會打題的人,自然知道他出題的路數(shù),也不難猜。” 別說其他人,就連王世貞這樣的大才子、考試機(jī)器也是這么想的。 “啊!”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史文江瞠目結(jié)舌:“就這么簡單?” 周楠:“是的,就這么簡單,這事從頭到尾就是一場騙局,是買家的一場下賭。賭注是自己的無關(guān)緊要的名聲一個一張紙,輸了也就是被人罵一頓。若是賭中了,那可就是最少一百兩,上到一千兩的利潤。” 說著,他又開始跟史文江分析起賭場莊家的的利潤從何而來。 賭場莊家贏錢并不需要他多精通業(yè)務(wù)。 就拿今年的順天府鄉(xiāng)試來說,總共有兩千多考生,按照錄取率來看,大約有兩百來人能中舉人,也就是說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能上榜。 試想這些莊家如果賣出去兩百份卷子,其中怎么說也有一二十人能中吧!那可就是幾千上萬兩的利,而且都是白揀的。 莊家賣出去那么多題,最后哪怕只有一人中式,也算是賺了。 說到這里,周楠感慨:京城的人可了不得,連這點子都想得出來。真是思路廣,歡樂多。、 這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鬧劇,荒誕無聊。 史文江忙了兩日,本以為能夠為周楠立一大功,卻不想都是浪費時間,禁不住破口大罵世風(fēng)日下,人心不古。為了錢,有的人連臉都不要了。 周楠安慰他道:“文江,算了,反正你我就是打出去一堆欠條,又沒有什么損失。” “不,問題恰恰相反,此事甚為嚴(yán)重,得將那些欠條贖回來。大人,還請將銀子給我。” 周楠:“這又是為什么?” 史文江鐵青著臉:“這些考題都是假的,也派不上用場。可如果大人你真中了,豈不是被人捏著把柄了。日后,就算再過得幾十年,司正你官居一品,別人也可以說你的功名是科場舞弊而來。置身朝堂,誰沒有個敵人。到時候,別人糾住這一點不放,興風(fēng)作浪,大人到時候又如何自處?” 周楠瞠目結(jié)舌:“合著我只要中舉,這個舞弊的嫌疑就是洗刷不掉了?” 史文江點點頭:“是的,司正三思。” 史文江那里總共買了四張卷子,每張一百兩那就是四百。武新化那里一千,本大人什么都沒干就要賠出去一千四,天理何在? 周楠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好,文江,你馬上隨我回家取錢,盡快把這事辦了。千萬不能出紕漏。” 看到從家里取出的白花花的銀子,我們的周大人幾欲吐血。 這場該死的順天府鄉(xiāng)試,怎么弄得一塌糊涂不說。問題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顧言會從《論語》出題,只怕這本書的每一個句子被被考生們做了范文背得滾瓜爛熟。自己就算有王世貞打題,真上了考場,也未必贏得了。 不行,我得做些什么回本,不然這念頭不通達(d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