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零七章 等(加更求票)-《閑臣風流》


    第(1/3)頁

    如果有人問明朝官場上什么差使收入最高的話,或許有人會回答說鹽道,還會有人說是河道。

    沒錯,鹽乃是國家最重要的賦稅收入來源,如兩淮鹽道衙門,每年國家核定下發的鹽引就是十綱,共計十萬引。這些鹽引給誰不給誰,全憑鹽運使和巡鹽御史心意,鹽商們還不將大筆銀子乖乖地送到官員們手里討好。

    至于河道,為了防治水患,國家每年都會撥下百萬兩銀子巨款給黃淮河道修筑堤壩。這用進去多少土方、多少石料、多少人工,還不是河道衙門一支筆寫個數字的事情。反正黃淮年年發大水,一沖,就是一筆糊涂帳。

    只要你做了這兩個衙門的官兒,干上一任,五輩子的錢都賺回來了。

    不過,灰色收入總歸是上不得臺面的。人在官場上行走,哪里有沒有仇人。你貪墨公款,收受賄賂,總歸有東窗事發的一天。只要政敵有心整治于你,要找罪名還不容易。

    因此,真正說起收入最高的職位,就只有每屆各省鄉試的大宗師了。

    大宗師臨案主考,錄取的舉人按規矩都會到他那里去拜師,還得奉上一大筆謝師銀子。

    銀子的多寡不定,家境貧寒的考生五兩可以,二兩也可以,反正就是個心意。出身豪門的舉人,幾百兩也是有的。

    一場秋闈下來,如果不碰到陜西那種只錄取九十多人的情形,兩三百舉人總是有的,那么謝師銀子就達到驚人的萬兩之巨。

    而這筆收入是合法的,誰也沒有權力追究。道理很簡單,這涉及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傳統:學生在拜師學藝的時候,要交束休交學費,孔夫子收徒的時候還叫學生們給他一條臘肉呢!

    只要做一屆大宗師,貧寒的官員們就能一躍擠進中產的行列。而且,還能收幾百前程遠大的學生,蓄養人脈。

    做考官內是朝堂上最搶手的差使,每到鄉試的時候大家都會爭得面紅耳赤。

    有鑒于此,國家就定了制度,你要想做鄉試考官,可以,去考,擇優錄取,謂之大考差。

    還有,高品級的官員不許出任此職。

    六部尚書,各院部堂官你們就別湊熱鬧了。爾等已然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天下,現在又去做考官廣收門生,是不是想結黨啊?

    考官只能從七品以上,各部郎中以下含郎中之中遴選。

    第三,每個人一輩子只能做一個主考官。不然,你每屆都當主考,干上一輩子,收他幾千學生,鬼知道這學生中要出多少閣老、尚書,這朝堂豈不變成你家開的?

    這么說來,此番是顧言平生第一次做考官,也是最后一次。不過,顧大人的運氣也是好,做了順天府的鄉試大宗師。京城乃是人文會萃之地,學生的素質雖然比不上江浙,在北方也是首屈一指的。就算素質差點,可京城土豪背景雄厚啊,誰也不知道這里面小小的一個舉人背后會不會站著一個朝堂大老。

    這其中就以解元徐養大和周楠為代表。

    順天赴放榜之后,很快就有人將前十名的卷子抄了出來,徐養大的文章自然被大家重點關注。一看,都心中驚嘆,果然是好得不能再好。這樣的文章即便是放在南直隸考場上,也能排進前一百,在順天府更是鶴立雞群,水準卻是大大超出一般中式舉子了。

    周楠也因為好奇拿了一份小徐的卷子,一讀之后,心中不覺佩服:徐養大這廝果然了得,他來參加北京的考試,對其他人來說就是降緯打擊,太不公平了。

    至于周楠,直接就是天子近臣。

    能夠收這么兩個學生,乃是任何一個主考官夢寐以求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汾西县| 禹州市| 淮北市| 昭平县| 富川| 沾化县| 闽侯县| 赣榆县| 益阳市| 板桥市| 昂仁县| 岢岚县| 锡林郭勒盟| 遵义市| 楚雄市| 荣昌县| 宜春市| 林甸县| 无锡市| 灯塔市| 内乡县| 许昌县| 灯塔市| 庆元县| 库伦旗| 高淳县| 玉林市| 奇台县| 陕西省| 望谟县| 太湖县| 桓台县| 沙坪坝区| 西丰县| 鹤岗市| 平顶山市| 错那县| 富川| 佛学|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