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別人見自己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態度恭敬,這個周楠竟如今大膽端詳自己。顧言心中不喜,冷淡地問:“周楠,你又有什么廣東公務找我,老夫甚覺奇怪。你不過是道錄司右正,廣東那邊與你何干?” 周楠道:“學生前一陣子隨侍君王,廣東那邊的事情,還有恩師出人粵閩總督兼巡廣西的事情還是知道一些的。在此,先恭喜恩師步步高升,前程似錦。其次,恩師這次去廣東上任,只怕不會一帆風順,學生愿助恩師一臂之力。”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索性直奔主題,以免羅嗦半天,顧言心中不耐把自己給攆了。 聞言,顧言以為周楠是諷刺自己,面色不禁一沉。是的,表面上看來他從戶部郎中職位上被提拔為粵閩總督,兼巡廣西,簡直就是破格提拔。督撫是什么,那可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對文官來說,可說已經是走到職業生涯的頂點,再進一步就是出任六部尚書甚至內閣輔臣。 當然,這需要天大的機遇。整個中央,部院大臣和內閣相爺加一起也才二十多人,顧言也不會有這樣的幻想。 官員出任巡撫或者總督,一般都會掛個尚書頭銜或者都御史,將品級先拿上去。但他這次卻怪,竟沒有任何榮譽頭銜。而且,巡撫廣西也只是個兼代,粵閩總督馬上就要裁撤。 這事說穿了,朝廷派他上任就是去救火的,救的是封建前線軍費短缺的火。 簡單說來就是叫他通過查催屯田銀搞錢。 廣東那邊地方宗族勢力極大,長期對抗中央,一不小心就會激起民變,最是難纏。這個差事若是辦砸了,只怕自己的晚節就會不保。 周楠簡直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顧大宗師是個有涵養的人,面上依舊帶著微笑,語帶諷刺:“周大人說要助本官一臂之力,我這次去廣東,幕中正缺人手,難道你辭了官陪我南下?” “若國家需要學生,我這個官職要不要也是無妨。畢竟,此事關系到封建前線,我輩自然責無旁貸。恩師此去嶺南,道路艱險,一個不慎一世英明毀于一旦不說,耽誤了軍國大事,豈不令人嗟乎?” “又有什么艱難之來日?”顧言心中越發不塊,哼了一聲。 周楠:“朝廷這次派恩師去廣東,其實就是為譚二華籌措軍餉。兩廣福建民多剽悍,從古到今都不甚安穩,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 “太祖高皇帝當年在各省屯田以為軍用,迄今已百年,軍戶制度已朽壞。據學生所知,以往的軍戶的良田大多被地方豪門大族侵吞,本就是一包亂帳。這次查催廣東省屯田銀,并解三分之一到戶部談何容易?或許,恩師可使雷霆手段強力推行。但若是激起民變,責任誰來負?” “又或許,恩師你老人家為國家不計個人成敗得失。但別忘記了,粵東北地區尚為倭寇占據。若粵地再起民變,甚至與敵合流,豈不使得倭奴聲勢更為壯大?所以,猛藥是不能下的,但若是下緩藥,徐為之圖。福建那邊軍情如火,十萬大軍等著軍餉,又如何能徐徐圖之?” 這說到問題的實質了,也正是顧言現在正擔心的事情,緩緩道:“愿聞其祥。” 周楠:“查催屯田銀首先是查,然后再是催。查就是查清廣東衛所究竟有多少軍戶,又有多少官田。只有核實了田畝數,才談得上催繳他們所積欠的賦稅。廣東那么大的地方,就衛所來說,有蓬州千戶所、海門千戶所、靖海千戶所、大城所、平海所、捷勝所、碣石衛、南海衛……林林總總,幾十家衛所,又如何查得過來?據學生所知道,譚撫臺欲于今冬明春對倭寇用兵,最遲不能拖延到來年四月,試問恩師來得及籌備軍餉嗎?” 聽周楠一口氣報出那么多衛所,簡直就是如數家珍,顧言也知道他說得在理,忍不住問:“此事依你看來當如何辦理?” 這是在問周楠要解決方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