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主角便前往最先出現妖物的寧羅鎮調查事情的內幕。 到了寧羅鎮之后,他直接去當地縣衙尋知縣問話。 知縣說這件事確實是這里的發生的,當地有名姓西門的財主員外,他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但因為在朝廷有人,所以縣衙不敢管他。 可這次他踢上了鐵板。 幾個月前,寧羅鎮來了位道士。 這道士靠著一手算命以及手下油鍋撈銅錢等方式迅速積累了名聲。 而且他樂善好施,當地百姓大多也就跟著他信了道。 一個月前,那西門員外見一人妻子貌美,遂霸占了女子。 那苦主叫天天不應,遂找到道士求助。 那道士便說自己懂厭勝之術,甚至此術不需法力亦可施展。 只需用剪刀剪一小紙人,多粗糙都無妨。 然后只要在紙人上寫上目標的名字,之后用剪刀剪去紙人頭顱,便是剪去了目標的三魂七魄。 不出七日,目標必定得病甚至死去。 那苦主照做了,七日后,西門員外果真七竅出血而亡。 此事經人上報,傳入了西門員外靠山的耳中。 他便申請派人來抓人。 那苦主被抓,便老實交代了一切。 可等縣衙準備去抓那道士的時候,那人卻早已不見蹤影。 了解到事情經過之后,主角便先要求開棺驗尸。 等開棺之后,主角親自查探。 雖然他是高手,但人畢竟已經死了月余,而從殘存的尸體上根本看不出死因。 只能看出骨頭沒遭受過創傷且并非中毒而死。 主角便開始追查那道士的蹤跡。 按照他的認知,那道士一定也會在其他地方使用厭勝之術。 果然,在臨近的村落,他又發現了有人使用紙人厭勝之術來詛咒他人。 但經過一番調查,這使用厭勝之術的人并非那道士。 甚至壓根就沒道士來過這村子。 在這里使用厭勝之術的是一個和尚——主角從他的行李中搜出了一摞白紙、一把剪刀、幾只毛筆還有一盒墨。 經過一番打斗,他制服了想要逃跑的和尚。 但無論他怎么問,那和尚都不承認自己認識那道士,只說自己這厭勝之法是跟師兄學的。 張鴻把他交給衙門,然后自己繼續追查道士的線索。 可那道士就仿佛徹底失去消失在這個世界一樣。 沒辦法,主角只好回頭去查那和尚師兄的事情。 這一查,他便查到了法若寺的頭上。 法若寺不是一般的寺廟,這是武林門派,而且是特別強的那種。 主角上門調查,他們自然不允。 但主角實力高強,硬闖進寺內打傷了那和尚。 但卻因為對方人多讓他給跑了。 這下他算是捅了馬蜂窩。 法若寺在江湖上地位極高,朋友自然眾多。 黑白兩道于是對主角下達了追殺令。 因為是隱瞞身份來查案的,所以主角自然不便聲張,他只好一邊躲藏甚至反殺來犯者,一邊繼續追捕那和尚。 經過一路上無數次戰斗,他終于追到了那和尚。 可這里早已埋伏有無數武林人士。 經過一番血戰,主角雖然身受重傷,但也成功殺穿這群高手將那和尚抓住。 把他押解回縣衙之后,主角就放松下來開始養傷。 但他心里還有跟刺沒拔。 那個在寧羅鎮的道士,在這之后再也沒有了蹤跡。 哪怕主角利用錦衣衛的特權去查,也完全查不到那個道士的蹤跡,甚至有沒有這個人都不知道。 沒過一個月,他就被朝廷召了回去。 朝廷對他做出了嘉獎,理由是那和尚終于招了,他承認自己確實使用了厭勝之術。 他被定于三日后處斬。 在死前,他想最后見主角一面。 主角同意了。 等他來到牢里,見到的是四肢盡廢渾身遍體鱗傷已經奄奄一息的和尚。 和尚見到他之后反而笑了,并說:“你以為抓了我事情就結束了嗎?告訴你,我是因為學藝不精,而其他人不同。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各個都會隱身之法,你永遠不可能抓得到他們。” 說罷,他大笑三聲,氣絕而亡。 主角雖然依舊憂心那查不出行蹤的道士,但對這和尚的話倒是沒怎么在意。 他看的出來,對方只是臨死前說的報復性氣話。 本以為隨著這和尚的死,事情將暫告一段亂。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完全出乎了主角的預料。 厭勝之法事件并未平息,甚至皇帝后宮中也查出有妃子使用紙人厭勝之法詛咒皇后與太子。 皇帝暴怒,下令徹查,但依然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于是朝廷下令,天下若有人使厭勝之法,發現之人可前往衙門檢具。 可數月之后,厭勝之法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整個天下幾乎處處有人用厭勝之法詛咒他人。 主角此刻心中的那根刺越扎越深,于是他申請繼續追查那道士。 朝廷應允了。 他這次直接前往法若寺,在以武力震懾住那些和尚之后,他從方丈的口中終于問出了一個有用的消息。 其實這厭勝之法并不是法若寺發明的。 這是他們隔壁一座名為玉蘭觀的道觀發明然后他們法若寺改進的。 因為在同一座山脈里,因此這佛道兩家爭奪香火爭奪的很兇。 玉蘭觀香火不如法若寺鼎盛,便編了個謠言說法若寺的和尚擅使妖法,他們會使法術吸收香客的精氣神。 法若寺干脆將計就計,進一步發明了紙人厭勝之術拿來售賣。 因為他們說是寺廟,實際上是江湖門派。 因此紙人售賣給香客之后,他們便會在替對方寫上想要詛咒的人名字之后,悄悄去除掉目標,借此證明厭勝之術的真實性。 時間長了,法若寺的香火反而更鼎盛了。 至于說紙人厭勝之術......這世上,自然是沒有什么厭勝之術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