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禮儀完畢后,吃飯時間到了。 廖老中醫(yī)下了樓房,打開一樓大門,笑著請屋外一眾等待治病的人過來吃飯。 聽到廖老中醫(yī)收徒的消息后,眾人自是一番恭賀之詞,有人推脫說在飯店吃過了,有人笑著應(yīng)承下來,居中有人包了個紅包,硬是要塞給廖老中醫(yī)。 廖老中醫(yī)自然嚴詞回絕了眾人。 吃飯期間,顏書博跟前面五位師兄姐打了招呼,互相認識了一下,互加了聯(lián)系方式,只是一時半會兒很難記住這么多人和名,往后得花點心思才可。 唯一印象最深的乃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整個過程中話語頗多,而且幽默非常,看上去非常平易近人,大家都管他叫“二師兄”。 一番熱鬧過后,五名師兄姐便告辭而去。 經(jīng)過復診后,顏爸抓了一個月的中藥后,便跟顏媽一同回到老家,將顏書博留在了廖家。 廖家再度恢復平靜,繼續(xù)往常的接診狀態(tài)。 而顏書博則在廖杏春的帶領(lǐng)下來到三樓靠近樓梯的房間,將帶來的隨身物品擺放好。 聽廖杏春介紹說,這個房間原本是四師兄羅興住的,一個很帥氣的家伙。 整理房間對于出身農(nóng)村的顏書博來說是家常便飯,打發(fā)走廖杏春后,手腳麻利的很快收拾完畢,把書本小心翼翼的拿出來,寶貝般的將其陳放在房間小書架上。 臨了,顏書博突然想起師傅給的紅色布包來,拿過打開一看,赫然是一本老舊不堪的《傷寒論》,看上去有些年代了,字紙粗糙泛黃,里面的字看上去像雕刻上去的,而且不少是繁體字。 在段落后面的空曠處,留有不少標記及評語,只是年代久遠的緣故,有些字非常模糊,難以揣測。 而在老舊《傷寒論》的下面,則安靜的躺著一本筆記本。 顏書博打開一看,筆記本里字體工整、清晰,讀起來毫不費勁,稍作一番品味后,這才發(fā)現(xiàn)是師傅的《傷寒論》心得體會。 顏書博有些鬧不明白師傅為何將一本破舊的《傷寒論》作為見面禮,而且還將自己的筆記也一并送給了他,這兩樣東西看上去實在太過稀疏平常了。 不過既然是師傅所贈,顏書博自然不敢將其丟棄,將它們小心的鎖在抽屜里,就離開了房間。 這事如果讓廖老中醫(yī)給知曉,鐵定要被氣得吹胡子瞪眼,他把這本頗有年代的《傷寒論》看得跟寶貝似的,二徒弟曾世軍幾次想打該書的主意,愣是沒讓他得逞。 顏書博自然不知道,像這種年代久遠的雕刻版《傷寒論》,已然不能光看使用價值,而是其背后的收藏價值,有些年代久遠的醫(yī)學書刊,其收藏價值遠遠大于使用價值,甚至能在北上廣買上一套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