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不怕枯燥、不怕孤單,而是耗不起時間,看看周圍的人都買房買車取媳婦,自己一個快三十歲的人了,卻仍舊一事無成,而老爸又病重,隨時需要花錢治病,這讓他倍感壓力。 所以,顏書博才不斷的詢問師傅,希望能找到學(xué)習(xí)的竅門來。 不過此刻顏書博并未一頭扎進(jìn)去,而是試圖從廖老中醫(yī)的提問中找到蛛絲馬跡。眼下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師傅一直在圍繞陰陽、五行展開提問,也就是說,陰陽、五行是必須要掌握好的東西。 顏書博記得師傅曾經(jīng)問過一個“冰火兩重天”的問題,這問題的背后似乎折射出學(xué)習(xí)技巧。 顏書博凝神思索了片刻,頓時心有所悟,學(xué)中醫(yī)必須得主動學(xué)習(xí),凡事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能死記硬背。 一想起“冰火兩重天”,顏書博立時想起自己的答案來,陰陽的標(biāo)志性事物!水是寒涼的,火是炎熱的,陰陽就像水與火的碰撞,這讓他瞬間想起一個成語來,勢如水火。 “嗯,好像還不錯,用成語來記憶。”顏書博喃喃自語道:“除了勢如水火之外,還有陰陽易位、陰差陽錯、陰陽交錯、陰陽怪氣。” 一念及“陰陽怪氣”,顏書博腦海中莫名的冒出九師兄杜梓陽來,這家伙陰陽怪氣的,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他了,竟屢屢針對自己。 “唉!”顏書博嘆息了一聲,并未就此深究,他可沒這心思,也沒時間去勞心費(fèi)神。 顏書博將這些成語寫在紙上,然后翻開《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的陰陽學(xué)說頁面,把陰陽屬性的相互轉(zhuǎn)化一一列舉出來,然后又在其后想出相應(yīng)的成語來: 陰陽對立制約可以用“勢如水火”來概括;陰陽互根互用嘛,其實就是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換而言之就是唇齒相依;陰陽消長無外乎“此消彼長”,陰陽交感與互藏應(yīng)該和“陰陽交錯”差不多;至于陰陽轉(zhuǎn)化嘛,不就是“物極必反”嘛。 一想起物極必反,顏書博腦海中登時冒出“樂極生悲”四個字來,要說樂極生悲,典型例子當(dāng)《儒林外史》里的范進(jìn)莫屬了。范進(jìn)中舉以后,高興地不得了,結(jié)果小心臟承受不了,一時之間瘋癲了起來。 不可謂是樂極生悲。 而另一個樂極生悲的例子當(dāng)屬司馬昭了。在《三國演義》電視劇里,司馬昭在酒宴席間因為劉禪”樂不思蜀”,哈哈大笑之后氣絕身亡。 只是將“物極必反”套用在人體疾病之上,顏書博就覺得有些說不過去,尤其是《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師傅讓自己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眼下問題已然擺在面前,那就不能不好好思考一番。 只是眼下顏書博對寒熱癥癥尚未完全弄明白,對“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種深奧難懂的道理自然是無從下手。 好在“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這兩句話還不難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