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黑水洋。 自宋代以來航海者對于后世的黃海分別稱之為黃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就是長江口以北至黃河入海口附近海面含沙較多,水呈黃色,稱為黃水洋;再往東去海水較淺,水呈綠色,稱為青水洋;再往東隨著海水較深,水呈藍色,稱為“黑水洋。” 兩天前,在兩萬北伐大軍于江邊登上的了三百多艘大小海船后,船就順流直下駛出長江口,直入黑水洋。航行了一天一夜后,在黎明時分,船隊下方的海水顏色變成呈藍色。 晨曦中置身于船尾的朱國強的手里拿著一只六分儀,開始測量起了緯度,盡管他并不知道怎么航海,可卻也知道,這個時代的航??康氖鞘裁础涷?。 這也是為什么李英選擇“黑水洋”北上的原因。 明代的海商北上,往往都是選擇黃水洋,也就是近岸航線,這也是遮洋船流行的原因,平底船形的它更適合在沙洲較多的近海航行。這是古代中國海船的地文導航術中決定的,畢竟中國船主最常用的還是陸標導航。這種導航法要求船長牢記所經地區的島嶼、大陸海岸地標的方位和自然地貌,并能從各個方向和各種氣候條件下辯識。 為了正確導航,舟人必須牢記海上及大陸邊緣海區的地貌形態。為了將導航術傳示子孫后人,有些舵師把沿線山嶼形勢繪成圖,并用文字把陸標、港灣水深、海底土質記錄下來。 只有極少數船主了解黑水洋,可以通過海水顏色、風向、洋流等技術,在黑水洋上進行遠洋航行,這也是朱國強需要招安“孔雀旗”的原因——包括李英在內的那些船主,不僅精通航海技術,而且熟悉各個海區的風向、海流。他們掌握著這個時代,最頂端的深海航行技術。 就像現在盡管正是隆冬,刮的是北風,按道理是船不能北上,但因為中國帆早在宋代就做到“風來八面,唯頭不可行”,即除了當頭的方向而外,船可以向其他7個方向前進。所以,雖然是冬季,但船隊仍然可以側風航行。而這種技術,西方航海家要到在16世紀以后,才通過與東方的航海技術交流才得已掌握。 幾乎是在船入黑水洋的瞬間,李英就不時的發出命令,在他的命令下,水手們調整船帆開始了搶風航行。而船隊都跟著李英的“大福號”。 盡管航行非常順利,但是在航行半天后,朱國強又一次用“航海鐘”,其實就是一塊電子表,用“時間法”測出了經度后,拿著規尺在海圖上標注了位置后,他發現速度似乎沒有自己想象的快。 “船速應該是12節上下,按道理現在應該到了這,可為什么只到這里?” 因為并不想把自己的安全交給別人,所以在上船前,朱國強特意準備了測量緯度的六分儀和經度的“航海鐘”。有了它們,就可以準確的掌握船在海上的日子,甚至還帶了一份海圖,或許蘇北海岸與幾百年后的海岸不太一樣,但是遼東并沒有什么變化。 就在朱國強拿著紙筆心生疑惑的功夫,艙門打開了,是惠美,身為女“海賊”的她,沒有尋常女孩的那么多規矩,要不然也不主動邀請朱國強到她的船上來,盡管兩人不在一個艙內,但并不妨礙她時常來到朱國強的艙里。先前她一直在艙頂指揮“精衛號”航行,進艙后見他趴在桌案邊,便走去問道。 “你在看什么?” “看我們的位置!” “你知道我們在什么地方?你也懂……” 話聲嘎然而止,盯著桌上精美的海圖,李惠美睜大眼睛道。 “這,這是海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