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因為德逆自立,而憂心國事,懇求萬歲爺派他去督察諸鎮援兵?!? 崇禎聞言猛然一喜。 “什么?他要去督察諸鎮援兵?” “是的,皇爺,他說能讓德逆罷兵。” 罷兵? 他可能會罷兵嗎? 要是他罷兵的話……似乎不太可能吧! 其實要是那小子知罪而且同意罷兵的話。朕不一定非要把他關到中都高墻,他回到濟南繼續做他的世子,悠閑的當個藩王。 其實當個藩王多好,悠閑自在的不需要為國事操心,當年要不是因為皇兄沒有子嗣。自己又怎么可能成為皇帝,何必像現在這樣日夜為國事操勞。 成天擔心著國家百姓,擔心著祖宗的江山。哎,當皇帝,哪有當閑散藩王好? 你不是喜歡強搶民女嗎? 當皇帝又怎么可能有時間去辦這些事情? 這些罪過朕都可以不去計較。但是,你總得罷兵吧。 老祖宗打下來的江山,總不能在你我叔侄兩個人的手里丟下吧。 當然,崇禎心里的這個想法,他不能告訴任何人。其實他的心里非常嫉妒這個侄子,那些以告慰祖宗在天之靈的功勞,怎么偏偏是他立的呢? 因為沒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的是一陣五味雜陳。個中的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現在不說這些了。 現在最要緊的是,把這件事兒給處理好了。 難道他范復粹真的有辦法能夠說服那小子罷兵? “是,皇爺。” “讀給我聽!讀給我聽!” 急切的語氣透露出崇禎的心情有多么的迫切。畢竟,現在京城又快斷糧了。那小子可還占著揚州那。 史可法該死! 當初你為什么要讓他去揚州,為什么不讓他去打東虜??!難道不知道朕讓他南下的目的嗎?等他去了揚州,一下子斷了京城的漕糧! 果然是該死至極! 王承恩拿起來范復粹的奏疏,用富于抑揚頓挫的聲調朗誦起來。奏疏里的文字寫得得是激昂慷慨,充滿忠君愛國之情,使王承恩深受感動,以至于聲音發顫,而崇禎當然也很感動,一面聽一面不住地微笑點頭,眼睛里閃著淚花,同時心里說: “難得!難得!我大明還是有忠臣的!” 當奏疏讀完以后,崇禎已經作好了重大決定,原本還尋思著誰代替洪承疇的他,現在有合適的人選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