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先登記錄冊然后領號牌,再排隊吃飯,因為供應充足所以沒必要哄搶。所以流民們也都能自覺排隊。 “姓名,從那里來?” “李六斤,南直隸淮安府……” …… 在流民們于安置所登記時,在安置所旁有幾名士子,神情凝重的看著眼前的一幕,看著流民有序的進入安置所, 他們只是這么靜靜的看,卻又像是在看著一件多么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般,目光中帶著難以置信,甚至不可思議。沉默良久后,黃宗羲才問道。 “開少,要是天下人都像山東一般設安置所,安置流民,又怎么可能會有現在“赤地千里,流民百萬,盜賊蜂起”的情景?” 錢邦芑點頭嘆道。 “可即便是如此,在各地還有德世子賑濟百姓,收買民心的說辭。” “和著我大明的宗室,非得苛虐百姓,才算是宗室不成?” 黃宗羲冷笑道。 “要是我大明的宗室,都像德世子一般,這天下局勢又何至如此!你我從南直隸一路北上,這天下又有什么地方,像山東一樣,雖是大旱卻沒有盜賊蜂起,沒有流民遍地……” “哎,可也只有一個山東而已。” 錢邦芑的長嘆,讓周圍的幾個士人,無不是搖頭長嘆,作為讀書人的他們,未嘗不知道山東為什么如此與眾不同,要是沒有德世子在山東的獨斷專行,恐怕現在的山東也是盜賊蜂起,流民遍地。 “可惜了……” 黃宗羲不由的長嘆一聲,或許只有他心里才知道,這聲嘆是因何而發。 “是啊,確實可惜了……” 幾人長嘆之余,便繼續繼續沿著官道北上,其實,往看北上京城都是走運河,只不過現在因為大旱導致運河斷流,他們只能沿官道北上,不過也正因如此,他們才得已看到有如一座大工地的山東。 因為官道正在整修的,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到處都能看到,在那里拖曳著巨大的石滾夯壓官道的百姓,在官道兩側連綿的草棚則是工匠們的住所,在草棚間隱約的還能聽到婦人和孩子們的歡笑聲,若是不知情的話,恐怕還會以為這里是市集村落。 路過“村子”時,他們特意留意了一下“村”里的婦孺,相比于安置所的那些面黃肌瘦的流民,盡管同樣的衣衫破舊,可她們的臉上倒是有些血色, 在“村”里逛了半圈,黃宗羲、錢邦芑等人來到了路邊的一個茶攤,要了幾碗茶后,趁著上茶的功夫,錢邦芑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