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世子爺,早前錢謙益在南京募捐了三十六萬兩銀子,宋巡撫在山東也募來了兩萬多石糧食……” “兩萬多石,這些人可真夠大方的!” 世子爺閻爾梅的目中的異樣,笑道。 “我又不傻,去做那些引火燒身的事情,這次只是想搞一次募捐活動,讓那些有錢人出出力而已。” 明末的時候,朝廷窮,百姓窮,但那些地主富商和當官的并不窮,反而個個富得流油,可以說整個大明大多數的財富都掌握在這一小撮人的口袋中。 朱國強想從這些人的口袋中掏一把,當然了,不能搶,只能募捐,求他們送錢,不過至于怎么‘求’,還是他說了算。 “募捐,要是他們不愿意捐怎么辦?” 朱國強說道: “他們愿不愿意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捐出糧食來!” 閻爾梅問道:“世子爺打算逼捐?” “逼捐?我是那樣的人嗎……” 朱國哈哈一笑,然后對閻爾梅詳說。 “到時候我要讓他們心甘情愿的把糧食都掏出來。” 閻爾梅聽完,有些詫異的問道: “他們心甘情愿地拿出糧食來。這件事恐怕沒有那么容易,那些人又有幾家人是否識時務的?” 朱國強橫霸道: “他們若不識時務,我就叫他不得不識時務!” 說實話,咱們什么都怕,就是不怕他們不識時務。對于朱國強來說,他還真不怕那些人不識時務,他們越是蠻橫,就越容易對付啊。 (1)明代“西洋”一詞包含海外各國的意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