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確實沒有金銀好使,可是天下百姓,買賣物資皆用銅錢,嗯,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說起來,也是時候鑄新錢了。” 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朱國強都一直在鑄新錢,比如平虜軍就用“遼東軍餉銀元”,那是一種仿制后世龍洋的軍餉銀元。除了有一兩的軍餉銀元,還有五錢、一錢銀元。這些軍餉銀元,雖然含銀量稍低于紋銀,但因為制作精美,計量精準不必先驗銀子成色再稱重量,所以深受市場歡迎,小型交易也很便利,不需要把銀子剪下一角,直接給一兩、五錢或一錢的軍餉銀元就行。 幾年來,軍餉銀元早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但是軍餉歸軍餉,對于朱國強來說,他是想要“篡位”。 制錢事關人心向背,若百姓好用大連錢,自然也就視我為正統! 有了在朝鮮的成功經驗后,朱國強又怎么可能會忽視這樣的一場戰爭。 “要不然,就先鑄新錢呢?” 把玩著手中的銅,朱國強的腦海中,下意識的浮現出了——“大明通寶”,浮現出了機制貨幣。 其實,盡管大連這邊一直鑄造新錢,但是新錢一直不夠用,這是因為錢鑄的太過精美,用料十足了,精美大連錢被商人帶到各地市面上流通。如果不是因為鑄錢用倭銅,非但不會賠本,而且還能賺錢的話,恐怕這邊早就停鑄了。 但是鑄錢的成本還是太高。 為什么一定要鑄錢呢? 即然現在大連這邊的蒸汽機早已經改良成功,而且已經投入實用長達兩年,甚至都建起了蒸汽動力的紡紗廠。今后完全可以用蒸汽壓制錢幣嘛。有了蒸汽機和壓床,就可以大規模制造錢幣,而且成本低廉,商人們隨意帶出去就是,你們把它帶到天下,正好自己這邊還省事了。 只要量大管飽,市場很快就會接納“大明通寶”,到時候,誰是正統無所謂,最關鍵的是,只要皇帝姓朱就可以了。 沒錯,等到市場上的崇禎通寶被“大明通寶”擠兌出去的時候,百姓眼中的正統是誰? 還會是他崇禎嗎? 心里這么尋思著,朱國強不禁有些后悔道。 “晚了,晚了,要是早兩年想通這一點,那里會容得了流寇作亂到眼下這步田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