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拿回高皇帝打下的天下! 這就是朱國強的“大義”所在! 其實,所謂的“大義”就是如此,按照皇明繼承順序來說,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朱國強去當皇帝,可并不妨礙他打著高皇帝的名義去“奪皇位”。 當年朱棣可以打著“靖難”的名義從侄子手里奪天下,那么今天朱國強就可以打著“保祖宗天下”的名義,從“叔叔”手里奪天下。 兩百多年后,又是一個輪回,上一次據據據據,叔奪侄,這一次侄奪叔。 當然與朱棣起兵時,打著“靖難”的旗號不同,這一次,朱國強壓極就沒有打旗號,甚至也沒有領大軍,只是率領一千護衛以“平寇功成祭拜高皇帝”的名義,在正月十五這天,于武昌出發,一路順江而下直去南京。 一時間,長江兩岸官員士紳,無不是盯著這支船隊。 他想干什么? 所有人都是如此自問。但卻無人敢去詢問,畢竟,上次他去南京,可是殺了不少人。 在浩浩蕩蕩的船隊駛抵九江時,有數十騎來到了江邊,注視著戰艦梭巡,帆檣林立的江面,一行人無不是神情凝重的盯著他。半響,才有人問道。 “東翁確定不上船去?” 幕僚的詢問,讓袁繼咸長嘆道。 “平虜大將軍,奉皇命領兵南下平寇,如今獻賊平定,他意欲往南京拜祭高皇帝,告慰高皇帝在天之靈,那也是理所當然,袁某又有什么理由阻止他呢?” 穿著一身品紅官袍的袁繼咸,在話聲落下時,禁不住又發出聲長嘆。 這位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兩年前駐節九江,總督江西、湖廣、安慶、應天(南京)等處軍務。在另一個時空里,他于弘光元年,被左夢庚誘入軍中軟禁。在左夢庚降清后,獻出他以邀功。面對滿清的勸降,袁繼咸始終堅持民族大義拒絕投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銘文自勉:“大官好做,大節難移”。于隆武二年在京城三忠祠前就義。 而現在仍然袁繼咸數省軍務的督師,只不過,現在他正處于兩難的境地之中。 從平虜大將軍欲往應天祭拜高皇帝的消息傳來之后,在他的幕府之中,就有官員幕僚勸他應該出面勸說大將軍返回武昌。 可是,用什么勸? 為了天下?不想大將軍鑄成大錯? 什么大錯? 造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