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離開忠烈祠的時候,朱國強突然問道。 “你們說,如果有一天有人忘記這座忠烈祠,會發生什么?” 在眾人啞然時,朱國強沉聲說道。 “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它培養了什么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么樣的人致敬,對什么樣的人追懷。如果有一天,人們忘記了這些為國盡忠的英烈,那時候,這個國家也就不復存在了。” 說話間,朱國強想到了另一個世界里,那些充斥于屏幕上的“小鮮肉”,人們追逐的都是那些“星”,又有多少人曾到烈士陵園追懷過往的先烈,有多少人向真正的英雄致敬? 忘記等到背叛。 很多人忘記了,背叛了…… “大將軍,其實……” 伸手止住他人勸慰的話語,朱國強沉聲說道。 “將來,忠烈祠祭議要禮同太廟,沒有將士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大明,往后,有些規矩總歸是要改一改的!” 在說出這句話之后,已經走到祠外的朱國強,縱身跳到馬上,然后又說道。 “走,進城!” …… 正月二十,這一天,對于南京而言,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天,只不過除了少數幾人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這一天是何等的重要,人們只是在口中傳說著——殺神來了! 當然,只有少數一些官員會如此稱呼,而且也是在私下里。在表現上,他們倒也是積極配合這位平虜大將軍的祭拜高皇帝的活動。 與上次孝陵“告罪”不同,這次是正式的祭拜,所以一切都必須要按規矩來,而但凡大型祭祀活動,禮部總理策劃,太常寺具體執行,光祿寺提供祭祀器物,欽天監選定祭祀日期,太監全程監督。 不過,在南京一切需要從簡,畢竟,皇帝不在南京,所以只需禮部總理策劃,選擇祭祀日期。 有些是可以簡化的,但有的卻不能簡化。 比如大祀之前,需要齋戒七日。 說白了就是只能吃素,不能飲酒,不能宴請賓客,不能同房。大抵上也就是如此。雖說在萬歷之后,就徹底禮樂崩壞了。但是這個齋戒七日的規矩卻還是要遵守的,畢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盡管嚴格上來說,齋戒期間,朱國強甚至不能工作,但在眼下這種局面下,自然是不可能的。 在祭祀的前兩天的夜晚,朱國強接到了從北方送來的情報。 第(2/3)頁